部分木工老物件
窝折和箩筐
烘篮
烘篮、窝折、箩筐、睡窝……这些老物件很多年轻人可能听过没见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们与大运河沿岸的扬州船村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牛年春节近了,记者昨采访了解到,年过7旬的船村老人陈宜林正在搜集这些老物件,欲在船村建乡愁博物馆,一件件老物件串起乡愁,讲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搜集
他到处找被淘汰的老物件
“听说谁家有,我就跑去找,每一件得到都不容易。”陈宜林说,船村长大的他,住在城区,经常回去看看这个获评江苏省传统村落的地方,村民的生活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宜林说,一次回去,他见到一位年长的村民,将一个陈旧的木工器具扔掉,看着有些可惜,尽管看上去已不能用了。“那个东西很难见到了,靠拽绳来钻孔,现在都是电钻了。”陈宜林将那个老物件捡回,在老宅中放了起来。
他和村里年长的村民聊天,聊起了以往的生活,提到了窝折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用的器具,村民感慨很难见到这些了。
“老物件是船村文化的记忆,更是农耕文化的根。”陈宜林说,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搜集记录着乡愁的这些老物件,目前已搜集到了几十件。有些老物件堆在一堆杂物中,为了将老物件找出来,要冒着虫咬蚊叮的痛苦,但是将老物件扒出后,陈宜林会开心一阵子。
珍贵
见证了村落生活沧桑变迁
在陈宜林搜集的老物件中,记者发现,窝折已很陈旧,装粮的箩筐也是满满的沧桑感,各种木工曾经使用的老物件摆了一堆。
“这个睡窝,是孩子用的。”陈宜林指着一个木盆样的东西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忙时家长就将这个盆放在田间地头的树阴下,让孩子躺在里面玩。
一个有些损坏的烘篮,看起来也有不少年头。“下面放火盆,上面搭尿布。”陈宜林说,这主要是村民家中为了给孩子烘干尿布使用,后来就有了各种取暖设备,早已用不到它,“消失”了几十年。
“我还搜集了一些老农具、石磨盘和‘印子’木模等。”陈宜林说,现在提倡节约,过去为了一点粮食和食物,要用这些工具费时费力做出来,现在的孩子看了,对避免浪费有直观的印象和教育意义。
陈宜林说,“印子”是清明节时制作,现在已是非遗食品,“印子”木模这个传统的工具也是“非遗”了。
“现在提窝折,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陈宜林称,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可是农村常见的存粮食的编织工具。
心声
打算建个村级乡愁博物馆
“船村文化也是大运河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散落乡村的民俗农耕老物件,都是乡愁记忆。”陈宜林表示,一件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记录着村落历史沿革、村落文化,再现村落的沧桑变迁。
当地的村民看了老陈搜集的几十件老物件感慨道,这些老物件搭起过去与现在之间的一座记忆桥梁,唤醒了现代人的乡愁。
陈宜林觉得,用老物件留住乡愁,传承弘扬农耕文化,这些因现代化早已经“淘汰”的家庭生产、生活等方面实物,显得弥足珍贵。“通过老物件,可以见证大运河沿岸传统村落几代人的生活变迁。这些变迁中夹杂着一份乡愁,一寸记忆,一段段与光阴有关的故事。”
美丽的传统乡村,离不开乡愁的传承,陈宜林打算搜集的老物件多了,就在船村建一个乡愁博物馆,按照生产、加工等类别,将这些老物件陈列在馆中,唤起更多现代人的记忆,珍惜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不浪费倡节约。
“如果谁家中有,也可以赠给我们。”陈宜林说,一些不用的老物件被当废品弃之太可惜,只要谁家有这些物件,可以与记者联系:1895278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