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附一院开启创伤救治新模式 成功救治危重患者

2021年02月16日 11:42:20 | 来源:名城苏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创伤已经成为全世界第四大死亡原因,在我国,是45岁以下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每年因创伤就医患者数高达6200万人次,其中致死人数达70~80万。苏大附一院作为江苏省创伤救治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其创伤中心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救治,实施一体化联合救治模式,实现了创伤救治整体能力的提高,有效地降低了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1月23日上午8:37,创伤救治中心微信群收到太仓医院信息,有一名颈胸颌面部多发伤患者要转至十梓街院区急诊救治。太仓120转运途中发现患者敷料渗血逐渐增多,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随车医护当机立断更改目的院区,9点42分,该患者转送至苏大附一院总院急诊抢救室。

  入院时患者神志烦躁,呼吸急促,头面部包扎的纱布已经被鲜血渗透,处在严重休克状态。创伤中心值班医生吴昊接收患者同时第一时间启动创伤团队,随即创伤中心陈雄辉主任,张晓飞医生,口腔科黄希主任,普外科兰晶主任等到场。创伤中心护士艾丹楠和周媛积极抗休克同时,密切监测气道情况,有效地吸除患者口鼻腔内溢出的血液,时刻保持呼吸道通畅。该患者是面颈部撕脱伤,属于困难气道,但吴昊医生凭着扎实的急救基本功,在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艾丹楠的默契配合下,在患者入院不到15分钟即建立了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了正常的呼吸功能。

  口腔科黄希主任和普外科兰晶主任在危重病人人满为患的抢救室、光线无法保证、患者无法充分镇静镇痛的情况下,床边清创缝合近3.5小时,有效的止血为后面的成功复苏奠定了基础。经积极复苏后护送至手术室进行了颈部探查术,术后收治创伤病房,恢复良好,予2月2日转至口腔科病房进行下颌骨修复择期手术。

  整个救治过程紧张紧凑、有条不紊,当时抢救室患者多达28人,同时有一人在心肺复苏、一人在静脉溶栓,护理组长迅速调整人员安排,由创伤护士艾丹楠和N2护士周媛负责该伤员的救治。该伤员的抢救成功离不开创伤中心多学科合作,从院前院内的无缝衔接,到第一时间启动创伤团队,陈雄辉主任现场指挥;吴昊医生面对困难气道游刃有余、中心静脉置管快速娴熟;输血科的配合(该患者入院至第一袋血制品输注时间仅为35分钟);创伤护士对气道、呼吸、循环的严密监测与维护,执行医嘱准确、迅速,配合默契;普外科、胸外科、手术室等多科配合最终使得病人转危为安。

  苏大附一院创伤中心作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单位以及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TCT)省域基地,不断在创伤救治和创伤救治专业培训方面为全省至全国贡献自己的力量。2020年11月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联合百度地图发布“创伤中心地图”,全国10家医疗机构获授牌,苏大附一院作为江苏省唯一一家成为首批入选单位。创伤中心主任徐峰教授在一月例会病例讨论环节中总结了该病例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指出:目前,我院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区域创伤中心,这是对我们创伤救治能力的肯定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系统化创伤急救机制,健全创伤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区域创伤中心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责编:邓本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