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昆山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昆山市深入推进“昆如意”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围绕深化“1330”改革、深化重点要素服务、深化法治监管保障,重磅出台实施16条新举措,更加聚焦社会关注度,提升企业感受度,跑出服务加速度,深化“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水平系统性提升。这是昆山进一步擦亮“昆山服务”金字招牌,连续第三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新政,充分展现了昆山干事创业的牛劲、闯劲、冲劲,努力将营商环境打造成全国县域城市标杆。
“营商环境,‘进’无止境。”副市长宋德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进一步打响“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全面擦亮“昆山服务”金字招牌,昆山在去年28条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政策已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昆山市深入推进“昆如意”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突出以点带面,更加聚焦企业关注度、群众感受度,亮点措施更具昆山特色。《若干措施》总体围绕“1316”进行设计:
“1”,即深化 “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
“3”,即聚焦3个深化改革路径,深化“1330”改革、深化重点要素服务、深化法治监管保障,实现“效率再提升、服务再提质、治理再提效”。
“16”,即推出16条政策措施,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水平系统性提升。
“今年的16条措施比较‘短实新简’。”市发改委主任秦珊珊将其总结为“深化‘昆如意’、非常‘6+1’”,即企业开办、一证准营,不动产登记、一码管理,工改服务、一链统办,用能报装、一网通办,区域评估、一纸共享,通关便利、一路畅行。秦珊珊说,这些都是条目清晰的干货,目的就是让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政策指向。
纵观16条新政,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群众和企业感受度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针对企业反映的水电气信视报装需多部门审批,报装时间太长的问题,昆山推出水电气信视“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全面整合服务事项,审批时间由原来的15—60天缩短至3个工作日。
为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市金融办副主任姚婷表示,昆山将扩大综合风险池规模至10亿元,同时进一步放大杠杆倍数,让更多原本通过自身很难融到资的中小微企业,在综合风险池共担风险、提高融资增信的帮助下,获得银行资金支持。
●新政坚持首创精神,推出多项国内领先甚至全国率先的措施。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昆山将打造全国智慧综保区建设样板,在智能监管、智能卡口、智能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在工程建设项目方面,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吴忠表示,昆山将全面复制并推广立讯项目“七天四证”重大项目“拿地即发证、出证即开工、完工即验收”全链代办服务模式,推出 “手把手全程代办”“肩并肩专业陪跑”“面对面沟通会商”等服务举措,创新开展审批服务“云辅导”,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把服务做到极致。
●新政坚持对标先进,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改革理念和成功经验。借鉴上海改革经验,昆山推出10个行业“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事项、流程整合为“一链一流程”。学习深圳、杭州等地经验,昆山探索推行认定类、指标达成类等政策“免申即享”新模式,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免予申报,直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支持。
●新政还坚持引领示范,努力将昆山营商环境打造成全国县域城市标杆。在劳动力监管方面,昆山将深化构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发布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重点行业区域工资指导线,成立国有人力资源公司,引导我市人力资源行业健康发展。在知识产权方面,昆山将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设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站,探索“政府统领、部门协同、企业自主、行业自律”的商业秘密保护共治机制。
新政惠企惠民,重在落地生根。宋德强表示,昆山将抓紧出台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压实目标责任,推动16条政策措施落细落实,并加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昆山“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作出新贡献,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新闻发布会受到多家媒体关注,当天共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近20家媒体参会。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金融办等单位负责人分别就媒体关心的内容答记者问。
近年来,昆山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精准对标世行标准,不断创新政策、优化服务、强化落实,服务效能持续提升。2019年2月11日和2020年3月5日,昆山分别发布了23条和28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打响了“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2020年,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3.8万户,累计突破93.2万户,总量位居全省县级市首位;昆山获评《环球时报》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区)第一,连续三年蝉联赛迪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评价第一。
亮点举措——深化“昆如意” 非常“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