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这些镇江的老地名你知道吗?

2021年03月17日 17:14:32 | 来源:镇江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镇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3000多年,早在西周初期,镇江城内街巷即初显雏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人口的增多,城里的街巷规模逐渐扩大,鼎盛时达400多条。这些街巷里弄名称各异,许多名称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既反映了古城镇江特有的城市山林风貌,又体现出镇江的沧桑巨变。让小编带着大家以图文并茂的拾趣形式,看看镇江的老地名。

  在全国各个城市街巷中,以数字排列命名的街巷并不多见。但在镇江,以数字排列命名的街巷堪称是一大特色。如:一泉路,二道巷,三元巷,四牌楼,五条街,六摆渡,七里甸,八叉巷,九如巷,十八进,五十三坡等,令人称绝。

  一泉路

  南至金山西路,北至金山水厂。因位于“天下第一泉”故得此名。

  二道巷

  北至牌湾,南至跑马山。因临近道巷,取名二道巷。

  三元巷

  南至民国春街,北至大西路。以“三元及第”吉利之意取名。

  四牌楼

  是大西路和解放路交会处。过去每逢庙会,官府出巡,四面扎有牌楼。以此得名。

  五条街

  拆迁前的五条街

  地处中山东路中段。泛指南门大街,梳儿巷,中街,第一楼街与中山东路交会处一带。即称五条街。为城市繁华之处。

  六摆渡

  位于润州区,因地处运粮河第六个渡口,故称六摆渡。

  七里甸

  位于润州区,龙门港附近。

  八叉巷

  拆迁前的八叉巷

  该巷以巷子走向成“八叉”而得名。

  九如巷

  清代形成,以诗经《小雅·天保》篇取名,沿用至今。

  十八进

  十八进旧址

  清代有黄姓在此建房十八进,俗称十八进。

  五十三坡

  南至大西路,北至长江路。早年建有通向云台山坡道共五十三级。因此得名。

  老街巷地名

  能激发我们对城市的热爱

  曾经居住在镇江这些大街小巷里的人们

  对故乡有着永恒的记忆

  永远磨灭不掉的亲切和热情

  小巷里有童年的时光、母亲的呼唤、

  父亲的慈爱,还有祖母的故事

  ……

  不管行多远,落脚于世界的哪个角落,

  都无法忘记故乡幽深的小巷

  更不会忘记它的名字

  (来源:镇江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