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就地过年”后,我们迎来了首个小长假。清明假期,大量异乡人选择“补偿式返乡”,他们背着厚重的行囊,也背着积攒的思念,踏上回家的旅程。聚会团圆,或者扫墓祭祖,所有的温情在清明假期倾诉、释放。
清明假期,南京火车站人来人往。有人背着厚重的行囊,准备出发。有的人则刚刚抵达。火车站外,58岁的老张乘坐火车从黑龙江佳木斯抵达了南京站。他左顾右盼,等着儿子开车来接他回镇江句容老家。
老张在东北曾是一名煤矿工人,退休后在佳木斯做起了搓澡工。2021年春节假期,因为疫情,他没能回老家过年。如今,终于装满行囊,返乡团聚。他告诉记者,在外过年挺孤单的,他已经一年多没回家了。这次返乡,他买了哈尔滨大红肠、木耳等东北特产带回家,一定跟家人好好聚一聚。
老张家中还有老母亲和孙子。其中,母亲今年恰好90岁。他说,家里人都等他一起团聚,要给老母亲好好过个90岁的生日。而且,他已经打算好,不再到东北打工了,好好地享受退休生活,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在城市中,有这样一批老人,年轻时他们在家乡奋斗,退休后则跟随子女来到城市,帮忙照顾孙辈,老王就是其中的一位。因为疫情,老王和儿子一家在春节假期留在了南京。
清明假期,老王打包好行李,独自踏上了返乡路。他要回东台老家祭祖,还惦记着家中96岁的老母亲。他说,虽然每天都可以打电话,但是毕竟无法见面。母亲已经96岁,见一面少一面了,必须要尽到做儿女的责任。这次给老母亲带了一些营养品,一定多陪陪老母亲!
春节假期,江苏省大部分快递企业做到了“春节不打烊”。于是,大量的快递小哥“就地过年”,坚守岗位。快递小哥李成说,春节假期的时候非常忙,一个人忙着两三人的工作,忽略了家庭。小长假要回安徽老家,给爸爸妈妈带点礼物,也给老婆孩子一个惊喜。
这次回家,李成有一个打算,那就是和家人吃顿团圆饭,一起把“年”再过一遍。另外,因为父母勤俭了一辈子,一定要带着全家人出去旅游,走走、看看。
家乡,在人们的心中是眷刻永久的记忆,是生命里刻下的坐标。“补偿式返乡”释放了出行需求,也释放公众更多的温情。今年清明假期,多了一种温暖的味道。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西娇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