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中云雅韵·藤花风物——古城那些事儿
项目负责人:贾庆华、陈婷婷、丁鑫
联系方式:15961390051
一、内容说明
1、主题展品或主要场馆
藤花落,一个婉约而富有诗意的名字,一座承载着四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那段洪荒郁州的往事里,先民们用智慧与汗水,筑造起城池,开垦农田,蓄养家畜,修造水利设施,一步步丰盈着有关一座城池最初的印象。作为连云港市最重要的文化标识之一,藤花落古城孕育了早期的人类文明,遗址在2000年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我国发现的首座具有内外双重城垣结构的史前城址,对研究中国史前城址的平面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海岱地区的古文化和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如今的藤花落遗址回填保护,掩藏在连云港开发区中云街道一片黄土之下,已经甚少被人提及,唯有走进连云港市博物馆的展厅里,还能一窥古城的样貌。为了探索博物馆与学校的共建新思路,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拓展社会教育活动的空间,连云港市博物馆以藤花落遗址为中心,发挥资源优势,全方位打造“中云雅韵·藤花风物——古城那些事儿”馆校合作教育项目,重现华夏“东方第一城”的文明风采,让青少年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切身感受源远流长的家乡文明,自觉肩负起传承历史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2、诠释角度
藤花落古城已比较充分反映了史前当地社会组织结构、人们的精神信仰、社会生产方式与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丰富的内涵,由先民们创造的奇迹,积淀千年,仍然能感受到生命的那份坚定与高贵。为了呈现4000多年前藤花落先民的生活画卷,实现对历史的触摸聆听和体验参与,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项目进行了多角度、立体式的课程构建,设计了知识讲座、答题辩论、参观展览、动手体验等环节,立足博物馆教育特色和资源优势,同时主动积极的融入学校,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学,从住宅、生活、信仰三个篇章,带领青少年一起拼凑远古的那一段记忆,拥抱人类文明的曙光,感受藤花落古城风姿绰约的历史风采,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二、受众与时长
1、年龄段(受众群体)
本次活动对象,面向6-12岁学龄的小学生,这一阶段的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强,上课注意力集中,心智较为成熟,逐步形成独立、自主、深入思考的思维能力,容易对自然和历史产生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也能够直观、具体、形象的表达意见。
2、项目时长
“中云雅韵·藤花风物——古城那些事儿”项目于2020年10月-12月实施,分为四个课时,共计时长6个小时。
三、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直观认识藤花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东方的一座原始城市,文明国家的摇篮;
了解什么是碳化稻米,知道藤花落人四千多年前就已熟练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农业生产是当时社会主要物质生活来源;
(3)通过欣赏藤花落古城出土的精美陶器,知道古城有一批技艺娴熟的制陶匠人,陶器是先民“安土敦仁”的文明产物;
(4)知道藤花落古城内的建筑设施“社”,是原始社会先民出于对粮食丰收的祈求和依赖,产生的土地崇拜;
(5)藤花落遗址体现了连云港地区史前文明的高度发达,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却被废弃,引导学生思考藤花落古城的衰败原因。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
(2)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锻炼他们通过自身经验,架构有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3)观察是一切知识的根本,通过对文物的感知,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青少年的探索与创造精神,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科学准确的历史观;
唤醒青少年对家乡城市文明的热爱,催生价值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自信,找寻情感共鸣;
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力,引领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发现美的事物,提升审美体验;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
四、项目过程设计
(一)主要流程
第一课时:(导览篇)寻觅港城远古记忆——藤花落初探
开展主题讲座,通过视频和ppt课件,讲解员讲述藤花落的历史背景和变迁,让青少年对藤花落古城有一个基础认知;
根据材料概括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派出代表分正反两方,论证藤花落古城消亡的原因,触发他们探究寻访的兴趣。
第二课时:(住宅篇)藤花百景图——“布”一样的风情
(1)学生进入展厅参观,一起探索追溯藤花落古城的历史和现状,讲解员发放学习任务问答卡,学生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挖掘藤花落古城的住宅区域构造;
(2)布贴画老师,简单介绍布贴画在民间的历史发展,以及这项传统工艺的艺术特色,和学生进行互动,引发大家对于布贴画的学习兴趣。
(3)活动实践操作,学习布贴画的过程,指导孩子们根据提供的图案,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制作布贴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三课时:(生活篇)安土墩仁——以泥塑之名
(1)孩子根据讲解员老师给出的图片线索及文字介绍,进入展厅,寻找主题文物,通过观察对白陶鬶有一个基础认识,认识“鬶”在原始社会的用途,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兴趣;
(2)简单了解泥塑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源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是我国重要的艺术品种,认识什么是泥塑,了解这项传统工艺的艺术特色;
(3)活动实践操作,介绍泥塑的制作工序,先取泥条搓成团,捏出三个足部以及颈部大致的形状,再用大小不等的木刀抠出细节,孩子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进行修饰创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四课时:(信仰篇)千面风华——远古祭祀知多少
(1)以藤花落城址里“回”字型建筑设施“社”为视角,引领学生认识古代原始先民们的祭祀活动,感受社会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人类对于自然的崇拜;
(2)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面具的历史和用途,老师分步骤讲述,面具上线条构图的技巧,提出问题互动交流;
(3)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黏土塑造出那些远古的兽面纹饰,然后粘贴在面具上,再用丙烯颜料上色,完成后装饰羽毛,穿孔系绳。
(二)项目要点分析思考
(1)作为史前遗址,藤花落没有文字记载,如何客观在青少年面前还原历史原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单纯通过文字语言“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在感知上会存在障碍,觉得沉闷无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所以项目实施时,体验式活动不可缺少,但是完全照搬原始先民的生活轨迹,不够贴合实际,会让人产生对文化的疏离感,所以课程设计上,重在模拟参与,用一些生动活泼的现代美术工艺形式,感受当时人们可能会做的事即可;
藤花落遗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有着很强的学术研究价值,但是教育不能僵硬固化,只展示冷冰冰的科研成果和文献资料,因此,项目架构之初,要梳理出青少年可以理解的历史内容,寻找内在逻辑关系,结合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化知识,即不过度解释,也不用力过猛,采取多样化、活态的展示方式,传承历史,让文物说话。
(3)项目设计上,博物馆社教人员要和学校建立互访机制,围绕小学教育和藤花落遗址展开深入探讨,创建教育品牌,研发学习任务单和教学课件,建立博物馆与学校的长效合作,把历史文化与课堂教学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增强馆校合作粘合性,最大程度彰显博物馆的文化魅力和公共价值。
(三)案例分析
藤花落古城是连云港史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东方的一座原始城市,而后国家也是在这种发展中孕育而出。历史不能虚构,为了让青少年直观意识到历史文化的深厚,了解祖先的毅力、耐力和创造力,本项目在课程设计上,遵循藤花落先民的行动轨迹,先从整体的视角进行导览,再到分住宅、生活、信仰三个篇章,用青少年看得懂、有感触、受教育的古今沟通方式,揭示古城文明风貌。
(1)导览篇,藤花落古城是东夷少昊古国的中心,引入《山海经》华夏部落首领少昊的神话故事,通过影像视频,让学生共鸣,调动他们的探索欲望,启发学习兴趣,唤醒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脉脉温情和深深敬意;
(2)住宅篇,藤花落遗址有内外两重城垣、环壕、道路、饮用水沟、居住房址等各种设施,对于熟悉现代生活的学生,原始城市如何,他们无法想象,组织讨论,打开他们的历史视野,让展览内容和现实关联;
(3)生活篇,结合教学相课本,和学生交流有关思念故土的诗句,引用“安土敦乎仁”这句古语,解释背后的文化意义,扎根于一块土地上,是中国人对于安全感的一种精神寄托。藤花落人也同样重视与土地的互动,他们用泥土制作陶器,掘土种植作物食用;
(4)信仰篇,藤花落古城有从事生产祭祀活动的场所“社”,这是源于对粮食丰收的美好祈愿,带领学生探讨农作物生长的原因,启发学生思考,原始先民无法感知万物生长的原理,只能信仰自然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五、 项目评价
项目始终遵循小学生的思维及认知特点,从城址与聚落、稻作与农耕、采集与狩猎、制陶与定居、石社与崇拜等方面,对文物历史知识进行提炼、阐释与转化,让青少年能由外而内,由点到面,多角度,多维度,了解遗址所承载的内涵意蕴。
较好的展现出了藤花落古城的璀璨风采,授课过程中,注重加强遗址文明的辨识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折射古今,提升他们想象、感悟、思考的能力,树立文化遗址的主人翁意识,带领他们寻找身份认同,寻找文化基因,让历史照进现实,让文化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