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长江特大洪水给沿江城市带来了严峻的考验,4月8日,南京市水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的防汛方案,以及《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的执法情况。
【南京整治19处积淹水点 长江江堤消除隐患】
目前南京各区已开展防汛大检查,重点检查各类水务工程、防洪排涝设施、涉水在建工程、低洼易积淹水点、下凹式立交桥、隧道、地铁等。 2021年计划整治积淹水点19处,3处已开工建设,其余正在开展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
南京市水务局运行管理处二级调研员郭伟忠表示:“我们计划在汛前完成一批,至少可能在一半吧,年底能全部完成。假如汛前完不成的,我们既然已经认为它是积淹水点,采取一点一案,制定一些应急措施,发生淹水我们尽快把它排掉。”
南京水务部门督促各区4月底前草包、编织袋、块石等防汛物资补充到位,结合去年防汛抗洪实际情况, 进一步修订完善包括超标准洪水预案、城市水务工程调度预案、易积淹水点“一点一案”等各类预案,同时对长江南京岸段薄弱环节,确定落实整改方案。
郭伟忠表示:“去年汛期长江高水位以后,江堤发生渗漏,就是有散浸、渗漏,然后我们汛后就把它列入到消险项目,在今年汛前能够把它完成。”
【严格采砂管理 守护一江碧水】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南京市水务、公安、海事等部门通力协作,各负其责,开展拉网式的"清江行动",对于非法采砂交易,以及非法采砂船舶停泊的情况进行排查,将南京户籍的14条"三无"采砂船全部进行拆解清零。
南京市水务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四级主任科员戴宇表示:“截止到目前,我们查处了两起非法采砂案件,我们在南京管辖的水域内上中下游设立了四个执法基地,每个执法基地都有相应的执法人员进行24小时的轮班值守,对管辖水域内的情况,我们能够做到半个小时之内到达案发现场。对于交叉水域打击的话,我们能够做到一小时内到达现场增援。”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李璇、孙浩瀚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