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稻共养”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子

2021年04月13日 17:00:10 | 来源:连云港手机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年来,东海县依托水资源充足优势,大力引导种植户发展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稻虾共养”,促进农业优化升级。稻虾养殖作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已成为东海县促农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激活农村发展的“一池春水”。走进东海县黄川镇新联村,江苏瑞沃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映入眼帘是一片“汪洋”。养殖户姜成功正忙碌着向虾塘放虾苗。他告诉记者,今年水肥调合,虾苗肥嫩,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有个好收成。四月初放苗,五月初开始起捕收虾,一亩大概能收200多斤虾,毛利在4000块钱左右。

  据了解,2018年在黄川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集体流转3000亩土地,建起了苏北国家级最大的稻虾共养基地。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收稻开始起,通过排水、烤田、收割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龙虾自己打洞、产卵、生仔,等到大忙结束大面积放水后,大龙虾带着小仔又出来正常活动。在6至7月上旬,栽秧时节,二季预留虾又排退在1.2米深环沟里,确保龙虾不吃稻苗,这样逐步形成稻虾共生的生态模式。稻田自然物、秸杆、天然自生的虫草等可供龙虾食用,龙虾排出的粪便又可作为水稻成长的天然肥料,起到了互补共生作用,还可减少水稻的病虫害的发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