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频发,催生了帮助诈骗分子洗钱的黑灰产业。这背后,隐藏着一个见不得光的“卡农”群体,他们把自己的银行卡出售给他人,帮助犯罪分子将诈骗资金迅速转移,以此来躲避公安机关的追查。记者今天从南通警方了解到,经过数月缜密侦查,南通警方日前成功打掉一个非法买卖公司营业执照、对公账户的团伙。
去年年底,广东小伙欧某在网吧上网时认识了一名男子,对方邀请他帮忙办证。几天后,欧某乘坐火车来到了南通,并在微信上与一个名为“忧郁的老王”保持联系。对方虽然从未现身,但承担了他的所有食宿费用,每天还提供50元的生活费。“忧郁的老王”要走了欧某的身份证号码,没隔多久便让欧某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去服务大厅办理营业执照,之后又去银行办理了对公账户。短短数日,欧某在南通成立了两家公司,不过公司的营业执照、对公账户、U盾、银行卡等“四件套”在办理完成后即交给了代办人员。欧某将“四件套”全都卖给了“忧郁的老王”,从中轻松赚取了每套1600元的好处费。
此后,警方调查发现,重庆一起投资理财诈骗案的资金流入了“忧郁的老王”在南通办理的公司账户。经进一步摸排,南通市区一家财务公司很快进入警方视线,“忧郁的老王”逐渐“浮出水面”。
“忧郁的老王”,真实身份为邹某,江西人,今年30岁。2020年10月,经老乡的介绍,邹某认识了南通市通州区的陈某,后者愿意为邹某提供便利。双方商议好由邹某将“卡农”带至南通,陈某提供帮助,联系本地财务公司,完成“四件套”的办理。
警方介绍,所谓“卡农”就是愿意出卖个人信息办理证件、银行卡的人。这些“卡农”法律意识淡薄,贪图小便宜,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去办理公司营业执照、对公账户、U盾和银行卡等“四件套”,再贩卖给“收卡”中介,后者再将“四件套”出售给诈骗犯罪团伙,帮助犯罪分子转移赃款。
南通警方查明,2020年10月至11月,邹某陆续联系8名“卡农”来到南通,在陈某及当地一家财务公司的帮助下,成功办理了11家公司的“四件套”。邹某给予财务公司2500元一套的好处费,而他向上游的诈骗集团出售这一套对公账户则高达数万元。
随着调查深入,这一犯罪团伙的组织构架逐渐清晰。今年1月至3月,南通警方果断出击,展开抓捕行动,陆续将邹某、陈某,涉案的两家财务公司负责人章某、周某、梁某和相关员工,以及欧某、李某等“卡农”抓获归案。
南通警方调查发现,邹某出售给诈骗团伙的18个对公账户里,案发时已有13个账户启用。短短1个半月时间,这些账户产生的资金流水高达1亿余元,涉及资金超过5000万元。
“任何一起电信网络诈骗,都离不开资金流这一关键要素。”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民警凌春华说,资金流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等。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有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被诈骗分子利用。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在不法分子的唆使、引诱下,不惜牺牲个人的征信信用,以自己的名义办理营业执照、对公账户,出租、出售、出借给“收卡”中介,最终贩卖给诈骗团伙,成为诈骗团伙的帮凶。
“斩断这一黑灰产业,是遏制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有效措施之一。”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徐浩说,随着公安机关“断卡”行动的深入开展,如今,诈骗团伙可以利用的洗钱账户资源日益减少。“以往,诈骗团伙买来账户后,通常会休眠1~3月后再启用。如今,账户的‘休眠期’已明显缩短。” 徐浩说,本案中,在邹某出售给诈骗团伙的对公账户中,有的仅隔三四天时间就开始被诈骗团伙用来转移赃款,这说明伴随公安机关的打击深入,黑灰产市场上的洗钱账户资源日趋紧张,甚至处于“缺货”状态。
目前,犯罪嫌疑人邹某因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已被批准逮捕,周某、梁某、欧某等人因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德俭 通讯员/苏宫新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