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关键核心技术案件增多 江苏省法院发布2020年度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2021年04月22日 17:29:4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2日下午,江苏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江苏法院2020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并发布十大典型案例及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例。

  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大幅上升 同比上升22.88%

  2020年,江苏法院受理与审结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均大幅上升,共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4869件,同比上升达22.88%,其中民事案件23965件,刑事案件834件,行政案件70件;审结20859件,同比上升达17.81%,其中民事案件20149件,刑事案件654件,行政案件56件。

  从案件类型来看,涉著作权和商标权纠纷稳居前列。在新收的19087件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涉著作权纠纷7539件,占39.5%,同比上升4.75%;涉商标权纠纷7452件,占39.04%,同比上升57.18%。上述两类案件约占一审民事案件的80%。

  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名品牌案件增多。技术类案件虽主要为计算机软件和专利纠纷,但涉及生物医药、光伏、高风能发电、集成电路、光刻机、高端装备制造、物联网、大数据、新材料、建模仿真应用软件等高新技术的案件日益增多。同时,中外知名品牌如“无印良品”“supreme”“New Balance”“抖音”等,在商标及不正当竞争类纠纷中不断出现。

  商业特许经营纠纷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经营者通过商业特许经营、开设加盟门店等方式开拓市场,相应纠纷数量激增。2020年,新收一审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纠纷1440件,同比增长46.2%,连续三年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在上海邀玩公司等诉张响儿、菏泽秋生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针对被告通过伪造原告公章和国家公文等手段欺骗网络平台故意实施侵权等情形,南京知识产权法庭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全额支持原告300万元的赔偿请求,并将被告违法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在涉“奔富”未注册驰名商标案中,依法认定原告葡萄酒品牌“Penfolds”对应的中文译名“奔富”为未注册驰名商标,该案被评为“2019-2020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审结爱奇艺公司与飞流网络公司等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明确网络“刷量”行为的实质是数据虚增流量,构成不正当竞争,对于惩罚和遏制“刷量”等黑灰产,净化网络环境和信息生态具有积极意义。

  十大典型案例发布 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

  本次共发布江苏法院2020年审结的10件典型案例(民事8件,刑事2件),以及近两年审结的5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例。10件案例主要涉及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

  著作权案例。案例1:玄霆公司诉吉乾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案,涉及将他人文字作品改编成游戏作品的侵权认定,入选2020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专利权案例。案例2:华为公司与康文森公司专利不侵权案,系中国法院首例判决确认使用外国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案,入选2020年中国法院10大技术类案件,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案例3:联慧公司与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等专利侵权纠纷案,涉及在侵权行为发生时专利法尚未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法院根据侵权情节,考虑惩罚性因素,按法定赔偿最高限额100万元确定赔偿额。案例4:涉洋湃公司专利权属纠纷案,涉及职务发明认定,通过判决有效平衡研发人员与企业间利益,激励发明人的创新热情。

  商标权案例。案例5:涉奔富未注册驰名商标案,系我省首例司法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案,制止被告恶意抢注与使用行为,入选2020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保护50件典型案例。案例6:涉“新百伦”商标侵权案,法院在审理中对拒不履行临时禁令的侵权人处以法定最高限额100万元的罚款,同时判决认定侵权成立,并适用惩罚性赔偿确定1000万元赔偿额。

  不正当竞争案例。案例7:上海邀玩公司与张响儿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案,针对被告采取伪造国家公文等方式欺骗网络平台通过审核,并使用原告知名商业标识等情节严重的故意侵权行为,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确定300万元赔偿额,并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社会效果较好。案例8:爱奇艺公司网络视频流量被“刷量”不正当竞争案,涉及当前重点打击的“刷量”黑灰产网络服务行为,判决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

  刑事案例。两件案例均入选2020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保护50件典型案例。案例9:马某某等侵犯著作权罪案,系国家部委重点督办案件,通过判决严厉打击影院“幽灵机”盗录《流浪地球》等春节档热播电影的违法犯罪行为,入选国家版权局“2020年十件大事”。案例10:销售假冒3M口罩的涉疫情犯罪案件,与公众健康密切相关,涉案金额大,并存在单位犯罪,法院快审快结并严惩犯罪行为,社会效果好。

  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例。依照《商标法》等知识产权单行法,对情节严重的故意侵权行为,处以一定倍数的惩罚性赔偿,有效遏制侵权再发生。其中涉侵害“小米”驰名商标案入选2021年最高法院公布的适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

  相关链接:2020年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来源:江苏高院)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