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澄湖大闸蟹”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名单。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啥呢?快一起来看看!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定义,地理标志是指在具有特定地理来源、并因该来源而拥有某些品质或声誉的产品上使用的一种标志,有时也被称为“地理标识”。而《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中欧之间首次大规模互认对方的地理标志。
①《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于2011年启动谈判,历经8年22轮正式谈判和上百次非正式磋商,2020年9月14日正式签署。
②互认对方地理标志超过500个,是中欧之间首次大规模互认对方的地理标志。
③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协定。
④地理标志不仅涉及酒类、茶叶、农产品、食品,还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宣纸、蜀锦等,这是欧盟第一次在其协定中纳入此类地理标志。
⑤第一批双方互认的各约100个地理标志于协定生效之日开始保护,第二批各175个标志将于协定生效4年内完成保护。
根据协定,我国相关地理标志产品有权使用欧盟的官方标志。同时,《协定》为双方地理标志提供高水平的保护,可为欧盟优质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消除后顾之忧,有利于消费者获得更多优质欧洲特色产品,满足更美好生活的需要。
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青壳白肚、黄毛金爪,4月中旬第一批下苗的“阳澄湖大闸蟹”已经完成了一次蜕壳,再蜕四次壳就可以上市啦。
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第290号公告,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申请“阳澄湖大闸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准予登记,特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自2010年起,巴城镇政府规划建设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养殖,打造大闸蟹生长的理想环境。园内池塘深度、底泥硬度、岸线坡度、水体酸碱度等,均仿照阳澄东湖区域的生态环境。此外,园内还安装了自动提升泵、池塘微孔增氧等设备,设置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以良好的水环境确保大闸蟹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