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有无数记录在册的英烈被世人称颂。然而,因处战火纷飞的动荡岁月,不少英雄只留姓名却无法查证户籍,有的还是无名英雄。
这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先辈,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为了让英雄拥有姓名,魂归故里,一直有人在为之努力。
近日,版画家、启东版画院前院长丁立松收到南通书画史论家何循真先生传来的《不屈的木刻刀——记版画家陈九》一文,记录的中国版画家陈九正是启东人!正处庆祝建党100周年、寻访红色足迹的浓烈氛围中,这位年逾80的老人亲自前往南通,与何循真先生以及参与陈九同志资料收集的南通日报记者吴盈一同交流,翻阅了大量相关史实材料,努力将陈九同志短暂又璀璨的一生还原。
小小年纪考入艺专
陈九,原名陈肇祖,1916年10月1日出生于启东市兆民镇通兴村(原海门县西二补乡)。他在原海门江家镇三益中学读至初二,年纪虽小却心向远方。年龄偏小,他就借用同班同学朱秀峰哥哥朱秀良的初中毕业证书,考进了上海新华艺专,于是“朱秀良”便成了他的学名。
朱秀峰 陈九的初中同学
新华艺专师生思想活跃,爱国热情高涨,且陈九奔赴上海求学之时,正是鲁迅先生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顽强发展之际。鲁迅先生是木刻青年们的精神导师,他让热血青年们懂得用木刻刀去表达爱与恨,去抗争,去战斗。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陈九受到了极大的感召,他以木刻刀代做枪,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刻刀也是抗敌武器
1937年春夏之际,新华艺专的学生陈可默、陆地发起了“刀力木刻研究会”,陈九是主要成员之一。在原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安林的记忆中,参加木刻活动的都是进步学生,这个曾同窗三载的老同学性格开朗,他们一同参观苏联版画展览会,还一起瞻仰了鲁迅先生的遗体。
陈九前排(蹲)右一 安林前排左一
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导火线。此时的陈九已从新华艺专毕业,转投国立杭州艺专,直接插入预科三年级,与原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彦涵同班,成为要好的同学。此时的“朱秀良”开始使用“陈九”这个笔名。
彦涵曾在信中回忆往事,上海沦陷以后,杭州告急,因受抗战浪潮和爱国心驱使,他和陈九曾多次讨论弃学从戎,但最终两个人各奔东西,彦涵投奔延安,陈九则在国统区参加文艺界的抗日活动。
1938年初,武汉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各地的文艺工作者陆续来到这里。经过积极筹备,6月12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成立,这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以来的第一个全国性木刻组织。组织会员101人,选出理事21人,其中陈九是5个常务理事之一。他们举办了一个全国抗战木刻展览会,对宣传中国的抗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0月底武汉失守,木刻界的许多师友纷纷奔赴延安,陈九也不例外,约1939年初到延安编入鲁艺美术系木刻研究班。7月,他随一批鲁艺师生前往晋察冀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后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美术组组长。
“1943年12月1日,在河北阜平一带的反‘扫荡’战斗中被捕,至死不屈,英勇牺牲。时年27岁。”虽然《晋察冀革命文化艺术人物志》等记录册中对陈九的牺牲过程都只有寥寥数笔,但依旧能在字里行间感知陈九面对敌人时的英勇无畏。
陈九的遗作
陈九虽然一生短暂,但他的作品将永存于世。陈九生前创作的美术作品虽大部分在战争年代散失,但目前仍有《光荣的战绩》、《不折不挠,再接再厉》两幅木刻作品记录在册。
《人民日报》图书馆藏有1940年9月12日和9月14日的《抗敌报》,上面分别发表过陈九的木刻《敌人望风披靡》和《投降阴谋遭到打击》。据《晋察冀革命文化艺术人物志》记载,陈九为配合边区的军民誓约运动,创作了一组招贴画和10幅年画,套色石印发至各村。1942年陈九创作的木刻《运输队》曾获边区文联鲁迅文艺奖。
陈九曾用木刻刀刻下心中的呐喊,作品中冲锋在前的战士是他在向世人告知中华民族的坚不可摧。如今祖国山河无恙,这些作品承载的精神内涵,将是留给后人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