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我们来了!大艺展,我们来了!”5月6日至12日,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一支支来自江苏高校的年轻队伍在场馆内外拉起校旗,响亮地喊出充满青春力量的“参演宣言”。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既是高校美育成果的集中汇报,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的全面展示。本届大艺展,江苏共有22个表演节目、4个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7篇美育改革创新案例参加展演,规模居全国首位,展现了近年来江苏高校美育的丰硕成果。展演活动期间,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金泉带队赴蓉,交流学校美育体系建设的“江苏经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演节目《天空之子》
构建浸润之美:
创新机制面向人人
5月6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金泉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全面介绍我省美育改革发展状况和本届大艺展组织情况。他说,江苏通过抓课程改革、项目引领、评价改革、艺术展演,全面推进学校美育体系建设,提升美育教学质量、普及水平、落实成效和辐射带动能力,成果斐然,已基本形成了各学段相衔接、课内外相结合、教演评相一致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在展演活动期间举行的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报告会上,省教育厅关于建设我省大学生艺术团联合会的经验引发关注。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三级调研员王红蕾介绍说,2017年,省教育厅成立江苏省大艺联,逐步建立了联盟运作形成合力、联合演出打造精品、联通普及兼顾提高、联系名家优化资源、联动测评科学管理的“五联机制”。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省级大学生艺术团联合组织,省大艺联为各成员单位搭建展示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演出资讯、线上课程、作品赏析等,并开展大师工作坊、学术交流论坛、艺术教师师资培训等活动,满足了各类学生的美育需求,从省级层面建成了“面向人人”的浸润式美育体系。
从2019年12月起,江苏开始部署本届展演活动,全省共有177个声乐节目、114个器乐节目、120个舞蹈节目、77个戏剧节目、103个朗诵节目、141部微电影、1381件艺术作品、106个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和111篇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参加展评,参演普通高校覆盖率达95%,参演师生大多来自非艺术专业。全国大艺展结束后,江苏还将举办大艺展获奖节目汇报演出,进一步深化展演影响力。
“作为综合性高校的专业乐团,我校每学期举办的校园音乐会都对全校师生开放。”苏州大学交响乐团常务副团长刘晶晶说,该校本次参演的曲目《东吴畅想》对苏大师生来说已不陌生。“团里85%以上的成员都不是艺术特长生,甚至还有‘零基础’学生,但是经过刻苦训练和不断磨合,他们都能从容登台表演。”南京大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吕晓一表示,该校乐团能够以非专业的基础逐步训练出接近专业的演奏水平,正是学校美育不断普及的表现。我省这两个高校交响乐团组织、训练形式不同,但都在省级美育机制的策动下,带着全校师生的期待与厚望,走上国家级展演的舞台。
践行育人之美:
原创作品紧跟时代
在朗诵专场展演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该校航天特色与我国的航天事业结合起来,原创作品《我们的榜样》引得全场喝彩。该校原创男子群舞《天空之子》也亮相开幕式和舞蹈专场,以全飞行学院学生的阵容演绎“机长的诞生”,情节写实、感情充沛。
“为了创作出更加真实感人的艺术作品,我们多次到院士、飞行学员们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采风,把他们日常生活细节融入到作品里。”南航大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艺术学院教授杨莉莉说,航空航天是该校最鲜明的特色,面向学生的艺术创作自然要“就地取材”,以五育融合的理念让学生在美育中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
和南航大一样,江苏各高校为本次大艺展准备的节目大多是结合校情特色或时代特征的原创作品。“遴选推荐到全国的参展作品,都是原创优先、特色鲜明、导向正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弘扬伟大中国精神,具有省内一流艺术水准的节目。”李金泉说,参展作品彰显着江苏美育的丰硕成果,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抗击疫情期间,很多前辈去了武汉支援,看到他们冲在第一线,我认为自己也应该有这样的担当。”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何烨告诉记者,本次他们参演的朗诵节目《答卷》是原创作品,从2020年8月至今,参演团队为这个节目成功演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我校选送的小品《生命树》也是基于医学工作的原创作品。”南医大学工处副处长王铭泽说,这个基于抗疫、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专项免费救治项目“心佑工程”等元素创作的作品,让参演学生在提升艺术修养之外,对即将踏入的医疗卫生工作有了更饱满的热情。
南京农业大学选送的朗诵《北方的篝火》以“开垦北大荒,扎根在边疆”的宣誓诠释着农科人的家国情怀,南京艺术学院选送的合唱《宣言》是学校为迎接建党百年专门创作的红色作品,东南大学选送的合唱《一棵金色的树》是学校电子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傅金鑫的原创作品……一个个紧跟时代的原创作品亮相全国舞台,从不同角度展现着江苏高校美育的丰硕成果。
深化内涵之美:
创意理念可观可感
美育成果不仅在舞台和展台上绽放,创新创造的展演内涵理念往往能够成为学科融合的动力,也能转化为现实产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展演,我们挖掘整理了一批囊括精品课程、社会服务、育人实践、文化传承等多维度的教学改革成果,它们可操作性强,有实践基础,面向全体,易于推广。”李金泉说,大艺展不仅是艺术交流盛会,更是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的平台。
菊花糕点、菊花酒、菊花茶、菊花口红、菊花皂、菊花手工艺品……在本次展演活动的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艺术作品展上,南京农业大学“菊拾”艺术实践工作坊凭借近20种能吃、能喝、能用、能玩的菊花衍生品吸引了不少目光。带队教师赵瑞告诉记者,工作坊依托学科优势,在学校对口帮扶的贵州省麻江县卡乌村通过调研分析、规划建设、艺术创作、推广传播等方式,助力当地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坊将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探索,将美学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南农大团委书记、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谭智赟说。
“木版年画有千年发展历史,我们能让它焕发新光彩!”“无障碍设计应当兼具抗疫功能和形态美感。”“秦淮灯彩是‘非遗’,要好好传承它。”……展演现场,来自江苏的几支艺术实践工作坊用不同形式诠释着专业学科与艺术融合的成果。这些成果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或紧扣时事迸发创意,引来大批观众驻足。
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报告会上,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改革举措也层出不穷。“立足地方,服务周边,我们培养的现代工匠也可以传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扬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毛益民介绍说,该院在磨砺学生艺术设计专业素养的同时,还与周边企业共建玉器、漆艺实验室,“内修”和“外扩”相结合,让文创走进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将美育创意理念与地域文化传承密切联系起来,转化为融合美与科技的现实产品。
(来源:江苏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