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各地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使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为打通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江苏各市区的基层街道、社区坚持创新方式方法,持续不断丰富学习载体、拓展学习内容,让党史学习教育在群众身边“流行”起来。
无锡:农家书屋变身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加油站”
农家书屋是村级文化建设重要阵地,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资源“补给站”。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惠丰社区充分依托农家书屋聚力激活“四大课堂”,多措并举“悦”书香,掀起干群“家门口”的党史学习热潮,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加油站”,让社区广大党员群众在红色经典阅读中汲取营养。
开设“先锋课堂”,补足党员精神之“钙”。社区依托农家书屋学习阵地增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柜,放置《中国共产党简史》等相关书籍。结合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开设“先锋课堂”。通过讲述身边榜样敬业奉献、爱岗履职、服务为民的故事,带动讲好党史故事,追忆党员入党初心。开展“传颂红色家书 传承红色经典”等阅读分享活动,引导广大党员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智慧和力量。
开设“青年课堂”,筑牢干部担当之“魂”。为发挥“农家书屋”对青年阅读学习的实际作用,社区抓住青年干部这个重要群体,依托农家书屋为青年干部定制党史系列课程。举办3次“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主题活动,通过“读书+观影”“讲座+交流”“授课+体验”等形式开展“沉浸式”教育,点燃青年干部学党史的学习热情。
开设“老兵课堂”,强壮军人信念之“骨”。社区开设“老兵课堂”,开展“退伍老兵讲红色故事”等活动,通过共读《周恩来与黄埔军校》等著作,结合社区退役老兵自身讲述部队的经历分享,引导广大退役军人进一步坚定学史爱党、知史爱国的信念。社区还特邀请抗战老兵、亲身经历“四史”的老党员,结合自身“红色故事”和冯金妹等本土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作系列宣讲。
开设“百姓课堂”,把稳群众思想之“舵”。社区开辟红色阅读角、设置“红色书吧”等,新增相关书籍400余册,方便居民群众随时随心阅读红色书籍,汲取红色营养。创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农家书屋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组织社区志愿者上门送书、送学、送读,把文化服务送到党员中心户、妇女微家、行动不便的党员群众家中,让农家书屋成为学党史的“实境课堂”。
常州:家门口的“红色课堂” 宣讲队走进四合院
连日来,常州市钟楼区坚持“学用结合”,推动党史教育迅速升温、全面铺开。最近,一个个家门口的“红色课堂”纷纷开课,各具特色的党史学习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居民参与。
在西林街道马家村,有一个呈“四合院”式的小院子,周围的民房里租住了20余户居民。在快递站工作的张才斌告诉记者,多年来,这个公共院落基本演变成了一个废物堆放场。 “以前这个地方脏乱差,堆积了不少旧家具、废品、塑料废。不方便、工作效率不高,我们大车进出也不安全。”
党史学习启动以来,马家村村委把党史学习和村容村貌整治相结合,村委工作人员发动热心党员、志愿者,一起做租户的工作,并主动帮忙清理院内杂物。很快,一个全新的“田园课堂”落成,成了附近50、60个居民的固定学习课堂。热心党员潘荣虎认为:“村委把田园课堂开到我们家门口,一方面村委为我们办了实事,另一方面也便于我们村民利用闲散时间坐下来认真地学习党史知识。”
现在,每天早上9:00前,趁着天气凉快、快递车也没进站,热心党员组成的宣讲队都会轮流在这里开课。音乐党课、戏曲党课、相声党课……在讲党史的同时,还会进行村民最关注的民生实事评选,并第一时间解决、落实。如今,马家村通过整理脏乱差区域、打造了6处全新的“红色课堂”用于党史学习和政策宣讲。在钟楼区,大家以自然村和小区楼宇为单位,已经在农村和城市社区组建了150个“红色学习小组”,并从中评选出优秀宣讲队,以“话家常”、“讲故事”等形式到各村(社区)“送课上门”。截至目前,已经巡回送学300余次,7000余名党员群众聆听宣讲。钟楼区西林街道马家村党总支委员何宇宁说:“我觉得党史学习就应该把历史与现实结合,把现实与理论结合,真正把党史学习入脑入心。作为一名基层村干部,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经常走村串户、倾听老百姓的心声,收集老百姓最实际的意见建议,及时为他们解决,为他们办实事。”
苏州:“奔跑吧 初心少年” 体验式教育学党史
近日,苏州市常熟市琴川街道以世茂商圈为中心,以城市道路为赛道,将周围的红色阵地串联起来,开展“奔跑吧 初心少年”红色地图打卡定向挑战赛。本次比赛将党建、党史知识元素与拼图、接力等趣味项目相结合,设置了百年时光机——党史拼图忆峥嵘、党史知多少——党史学习验成效等8个项目,让来自11支队伍的55名党员在体验式教育中追忆党的光辉历程。
党史拼图忆峥嵘
用活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琴川街道注重方式方法创新,用好用活用足红色资源,优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供给、空间供给、服务供给,党史课堂处处可见,串起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让党史学习教育惠及每一个人,切实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同时,琴川街道还举办“观红色影像 忆百年初心”主题活动,以电影党史课为抓手,组建“红色影像”志愿宣讲团,以“志愿授课、现场观影、学习交流”的服务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不少于200场电影党史课。
南通:全国首家社区团校打造线上学堂
团校是团员青年教育培训的大学校,也是团组织履行引领青年职能的重要载体。5月1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通市崇川区永兴街道和沣社区团校揭牌成立,这是按团章规定程序成立且申请加入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的全国首家社区团校。
南通市崇川区永兴街道和沣社区下辖四个居民小区和四栋写字楼,居民近万人,楼宇企业266家,居住和办公群体中青年占总人口数的90%,辖区现有党支部1个共计15名党员,团支部1个共计32名团员。和沣社区团校设在绿城沁园小区,红兴运河学堂是社区团校党史学习基地。
和沣社区团校开设少年英才班、青年骨干班、新叶研修班。学员分班上课,每班配班主任1名。将集中授课学习与自主网络学习相结合,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和学习。学员最后绩效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认证,即以理论培训、实践锻炼、活动创办和课题研究等各项成绩的综合得分作为学生结业成绩,符合条件的颁发结业证书。
和沣社区团校线上学堂
当天,中央团校副研究员李伟为和沣社区团校第一期培训班学员上开班第一课。李伟就“如何做好党的青年工作”进行辅导,培训班上,李老师总结了建党百年党的青年工作的规律,并与现场的青年朋友进行互动,为青年们答疑解惑。李伟告诉记者,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成立社区团校,打通了党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的最后一公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有力体现。
中央团校副研究员李伟为和沣社区团校第一期培训班学员上开班第一课
南通团市委书记吴冰冰表示,和沣社区团校成立后,将发挥基层团校与青年紧密联系的优势,实现团的工作载体、服务项目在青年身边有形化、日常化、专业化,团结青年投身新的发展赛程,真正为党团结培育有希望、靠得住的先锋队和后备军。
镇江:“流动党史馆”用碎片化时间学党史
将党史故事制作成便携的展牌,走近百姓身边,市民们散步外出时,就能利用碎片时间了解党史知识。最近,在镇江市润州区宝塔路街道林隐社区,专门策划制作的“流动党史馆”让居民们感到耳目一新。5月14日,在辖区内的朴园竹山苑的小广场上,流动党史馆就吸引了诸多居民驻足观看。
流动党史馆,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主线,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历史小故事展示在广大群众面前。一幅幅救亡图存的抗争画面、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感人事件,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让社区居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感兴趣的居民还可以通过扫一扫展板右下角的二维码,随时观看相关内容。“那时候我们在天寒地冻里,缺衣少食,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都有着必胜的信念”,88岁的杨老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看到流动党史馆的内容,他忍不住激动地和大家分享当年的故事,感慨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流动党史馆”的展出场地,由辖区党员、居民、非公企业等“点单”决定,哪里有需要,党史馆便流动到哪里。从今年4月开始,林隐社区的流动党史馆已经走进了两个小区、一个敬老院,为500多名群众送去党史知识。下一步,林隐社区将带着“流动党史馆”走进商场、福利院、企业、校园,让党史“走”起来,“动”起来,“流”入更多党员、群众的心中。
宿迁:“党史学习超市”问计问需惠民生
“我希望能在社区图书室增添一些听书的设备,解决我们老年人的读书需求。”宿迁市泗洪县青阳街道团结社区老党员任长发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心愿征集卡上写下自己的期盼和建议,并在志愿者引导下,将心愿卡投进了心愿征集箱。“您对社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还有哪些意见建议”“你最急需解决的事情是什么”,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穿梭在人群中,发放着一张张红色心愿卡,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经过收集整理,在收回的200余张心愿卡中共涉及各类意见建议37条,群众亟待解决问题19件,这些也将分类归入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个人三个层面的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中,让项目清单更接地气、更契合群众需求。
红色故事宣讲、专题图片巡展、主题图书漂流、特色曲艺演出、经典电影展播、拍照打卡、知识问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听可唱可看、可感可悟可行,开到家门口的“党史学习超市”,如磁场般吸引了周边近千名居民前来驻足聆听、观看。
“通过这次‘党史学习超市’村村行活动,我不仅欣赏到了很多精彩节目,也学到了很多党史知识,通过周边展牌,对党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多多开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党史,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来参加活动的辖区居民高振感慨道。
泗洪县青阳街道将于6月下旬全面完成“党史学习超市”活动内容送到辖区26个社区的目标,也将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吸取群众意见丰富活动形式内容,从而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将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激发出来的信念信心和热情激情,转化为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强大动力,推动成果转化。
知史爱党,知史创新,知史奋进。江苏各地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送到村民家中、群众心上,让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都学起来、动起来,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推动党史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我苏网、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徐恺言 路明杰 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陈志斌 龚丹 姜晨光 宋金翰 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柳放 通讯员/谈凯 中吴网 宿迁网 看常熟 编辑/徐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