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小编发布了一条推文“淮安引入新型管控系统 禁止电动车进电梯”,大家纷纷在留言区表示赞同。
电动车进电梯,你会说“不”吗
市民彭女士有时在电梯内会遇到邻居推着电动车进来,本就狭窄的空间就显得更加拥挤,虽然知道电动车进电梯、上楼层很危险,但碍于邻居的面子,彭女士一直没有提出意见。而沈女士遇到类似的情况则会果断说“不”,在她看来,电动车推进电梯或在楼道内充电,会给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遇到有人推着电动车进电梯,市民有权拒绝吗?
江苏铭彦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向荣说:“市民如果看到邻居推电动车进电梯或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安全出口等公共场所,可以进行劝阻。根据《消防法》及公安部颁发的《关于规范电动车管理的通告》,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
你的劝阻方式正确吗?
万达一期住宅物业负责人朱健康介绍说:“我们为各个单元的住户增设了充电棚,每天晚上10点后,所有的安保人员将对楼层进行逐一检查,发现在楼道充电的电动车,我们将收取充电器,并于第二天通知业主前来约谈。”
虽然移走车辆、没收充电器,的确可以较好地避免安全隐患,但这样的做法未必是最妥当的。
律师周向荣说:“电动车属于私人物品,不能强行移走,如果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推走他人电动车可能涉及违法。
物业作为保障小区消防安全的第一线,当遇到业主乱停乱放电动车时,在事先通知的前提下,可以组织清理。根据民法典及公安部《关于规范电动车管理的通告》, 物业对住宅小区、楼院开展电动车停放和充电专项检查时,应首先提供专门存放电动车的地方,并在楼道等公共区域张贴提醒告示,物业可以对业主推电动车入电梯、停放在楼道等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对于已经停放在非电动车专门存放地又不主动移走的电动车,物业部门可以组织清理。”
出了事故谁承担责任?
如果电动车爆燃引发火灾,车主和物业可能都要承担责任。
律师周向荣说:“一旦因电动车违规停放发生火灾,首先电动车所有人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其次物业公司可能因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也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产生严重后果,电动车所有人可能构成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电动车停车难的症结所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个别小区公共设施不到位是电动车进电梯、在楼道充电的主要原因之一。市民顾先生说:“小区内没有电动车充电桩,所以必须要停放在家里或者楼道里,但是这样的话又会造成安全隐患,我们也感到很为难。”业主的无奈,也折射出当下电动车管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对此,部分物管公司也有苦衷,以市区万达一期小区七号楼二单元为例,该单元的智能充电棚可提供10个充电和停车位,但该单元合计有98户人家,配比98:10,难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在实际建设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会损坏一些绿化,部分业主会觉得充电桩阻碍通道,给出行带来不便,在增设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意见和矛盾。
多方合力 疏堵结合
面对实际存在的矛盾,记者走访了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教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任启龙。任启龙说:“在小区规划上,我们应该适当增加新建小区的电动车停车位数量,对于一些用地紧张的老旧小区,可以采用立体式的停车库,还可以在大型超市、大型综合体旁增设一些共享充电桩。同时,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相关部门应该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项检查,要严格规范电动车停放,更要严格把控电动车生产的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