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提出,要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加强产业分工协作,这些要求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是如何得到生动实践的呢?
身许三成山,兴耕六分田,坚守生态绿,惠民一水间。走在常州溧阳阡陌纵横、葱郁茂密的茶园,这样令人心向往之的梦想画卷正徐徐展开。这里曾是江苏省投资规模最大的种植业农业产业园,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以白茶、瓜果和苗木为主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载体,并通过苏皖合作示范区进一步向安徽辐射,开启了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发展的民间探索。
在与溧阳市同处于苏皖合作示范区的郎溪县,茶叶种植家庭农场主吴定义对区域共同发展带来的红利认识很深:“一体化对我们帮助太大了,以前得半天时间到南京,到常州也得三个多小时,现在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南京的客户过来也很方便。客源广了,以前我每年只做个两三千斤干茶,去年到今年每年都在五六千斤。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每年都要上几十万、上百万的算了,以前就是几万块钱。”
苏皖合作示范区包括江苏省常州市的溧阳市和安徽省宣城市的郎溪县和广德县,是全国首个以县为单位的跨省合作区。溧阳市发改委副主任徐杰介绍,成立五年以来,苏皖合作示范区在决策层的体制机制、一小时生活圈的交通互联、覆盖农业工业旅游业的产业协同以及联合执法的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而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后,无疑让苏皖两省的三个县市对未来的合作前景充满了信心。
徐杰表示,下一步要把天目湖旅游品牌打响,继而带动周边广德郎溪的景区共同实现线路整合,这样随着产业链的互动,苏皖两地的三个县市交通基础设施会越来越顺畅。而营商环境方面的措施以及政务服务方面的一体化办理,都为苏皖合作区勾勒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果说苏皖合作示范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创新共同体的鲜活案例,那么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南京江北新区相连的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就是产业分工协作的生动实践。
新型功能区内的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是由南京中车浦镇投资兴建的,主要生产各种轨道车辆上的主要部件。“长三角一体化使我们园区的管理水平,整个的道路交通,包括我们员工的招聘各方面都是更加有利。随着园区企业越来越多,我们上下游的产业链在园区里面就能解决。以前这边产业链不丰富的时候我们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整个交通运输、成本管理都会增加,随着产业链的丰富,很多配套在园区内解决以后,我们的效率、成本都会得到控制。”盛世高科总经理袁学荣介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城际轨道建设为企业带来了大量的订单,新型功能区的建设又为企业解决了配套产业链不足的后顾之忧。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文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