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 E心向党丨郭炜剑:扎根基层,绽放青春

2021年05月20日 19:07:3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激扬青春理想,展示党员风采!由江苏省委网信办、共青团江苏省委主办,各设区市委网信办、团委和交汇点新闻共同承办的“百年辉煌 E心向党”主题采访正式启动,中央及省内数十家媒体记者深入江苏各地,走进现代化建设一线,聚焦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医疗卫生等不同领域涌现出的青年党员先进事迹,讲述他们不忘初心、扎根基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青春书写人生精彩、绽放最美芳华的奋斗故事。

  荔枝新闻讯 记者/汪伟捷

  大学毕业,是选择留在城市当老师,还是回农村成为一名村官?考取村官选调生,是选择在县级机关工作,还是去经济薄弱村?宝应县柳堡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江苏好青年”荣誉获得者郭炜剑的选择,是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经济薄弱村挥洒汗水。

  郭炜剑告诉记者,“扎根基层,绽放青春”,是他从大学以来就信奉的一句话。而他的实际行动,也成为这八个字的精彩诠释。

  2012年,大二的郭炜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师范专业的他,经常在农村地区参加一些支教活动。大三时,适逢南京青奥会举办,郭炜剑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在组委会服务了一年。这两段经历,让他对乡村、青春与奉献,有了更深的理解。

  2014年毕业,郭炜剑回到家乡宝应,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七年,其中六年都是在田间地头的一线度过。2019年,他选择来到宝应县小官庄镇南场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短短一年,曾经的软弱后进村、经济薄弱村,成为了全镇考核一等奖的先进村。

  回忆起原来的南场村,用老支书于桂如的话来说,是“东不靠湖,西不靠荡”。不仅如此,废沟废塘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村内的债务也不允许村委搞大动作,有的生产小组提出建设诉求,七年都没有获得批准,村部都还是上世纪70年代所建。就连郭炜剑第一次前往南场村时,都因为道路狭窄,车轮在会车时卡在了沟渠中,动弹不得。村子里的人,觉得这位年轻人不会带来改变。

  第一次吃的“下马威”,让郭炜剑对南场村的困难有了更加切身的认识。为了解决困难,年轻人办了三件“事”——有人做事,有钱做事,有地说事。

  “人尽其才,人尽其事,我梳理了村里党员、两委班子人员的情况,招聘了两位年轻的后备干部与一位退伍军人”,郭炜剑首先团结起了党支部,为之后的发展充实了基层力量。

  而后,他将村里的土地整理成良田,通过82亩的土地整理项目,带来了191万的村集体收入,这可以说是郭炜剑到南场发掘的第一桶金。为了改“输血”为“造血”,他带领村民打造了渔米生产基地,此后还升级成生态旅游项目,为村民带来了就业与收入。

  物质生活有了提升,文化生活也不能落下。郭炜剑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还争取到六百多万元,拓宽了进村的道路。道路拓宽,场地建好,南场村“看文艺下乡节目要去隔壁村”的情况再也不复存在。

  回忆在南场村的日日夜夜,郭炜剑坦言,工作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渔米生产基地的大米种好的第一年,很多人不认账。我看着它生长出来,我自己放心,但怎么让别人知道?”辛苦一年的成果滞销,郭炜剑带着农场主,单位企业跑了一家又一家。注册商标、设计包装,在大家的努力下,大米最终销售一空。

  2020年初,疫情来袭,郭炜剑想到了初中时“非典“疫情的经历,村干部挨家挨户的宣传,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17年后,作为村干部的郭炜剑承担起了南场村的防疫工作。购置防疫物品,每天防疫宣导,他说:”我走得越多,村民就会走得越少,安全地待在家里。

  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工作,在乡村工作多年的郭炜剑认为,基层青年党员,要仰望天空,了解外面的世界,获取最新的信息;用平和、谦逊的心态,对待工作与生活;更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真正融入群众。

  他说:“扎根基层,绽放青春,八个字看起来很少,但践行到位很不容易。这是大学生村官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