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再度聚焦苏州高新区,用6分15秒详细讲述党建引领“绣”美小镇,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生活,一起来看看。
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这里有8000名绣娘,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是名副其实的“绣”美小镇。
近年来,镇湖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支部加刺绣协会,把绣娘们凝聚起来,从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在推动苏绣这个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百姓增收致富。
近日,一场主题为“匠心百年”的苏绣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在一组名为《日新月异》的苏绣作品中,复兴号等大国重器被一针一线演绎得栩栩如生。
“创作灵感来自国家近几年,海陆空三个方面的一些科技成果。”创作这组作品的绣娘吴昊僖说。
1986年出生的吴昊僖经营着一家苏绣工作室,带动了80多个绣娘稳定就业。
家里几代人都从事传统的苏州手工刺绣,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吴昊僖对苏绣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后,吴昊僖回到家乡帮助母亲一起创业。
当时,国内有一家比较知名的装饰公司,跟我们签了一个刺绣订单,合同本来是有一年时间,后来压缩到只有三个月,当时非常非常着急,到晚上父母都失眠。
镇湖刺绣协会党支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召集100多名绣娘日夜赶工,帮助吴昊僖一家完成订单。
除了为绣娘们排忧解难,镇湖街道党组织还经常牵头对接高校,带领绣娘们走出去,免费参观学习和培训,提升绣娘们的艺术鉴赏水准及刺绣技术,为苏绣传承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吴昊僖说:“在视野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比如说针法,也会乱针绣了。”
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冯燕芳表示,“党组织不仅仅是帮助绣娘们解决实际遇到的具体困难,还要在苏绣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真正的推动作用,比如说我们苏州市开展的党建惠企服务,对鼓励绣娘和创业有一系列的资金支持,还有今年我们也出台了政策,鼓励我们的年轻绣娘去提升学历。”
视野开阔了,记忆提升了,绣娘们作品的内容和品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过去苏绣大多是以传统花鸟,动物图案为主要题材,现如今涌现出越来越多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也让绣娘们越干越有信心。
“在这里姐妹们多了,家里只做做平绣,在这里教了乱针绣。
这里好啊,只要老板要,我要做到80岁。”
如今在苏州高新区和镇湖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苏绣小镇从原来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变成了规模化的现代产业结构,通过党员骨干和绣娘大师的带动,镇上入驻了360多家绣庄。推动了上下游的配线、装裱等产业,带动周边近8000人就业。
近年来,镇湖刺绣协会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在传承创新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目前,共有党员15名,其中90后的党员6名。
2020年,苏州高新区投入1.8亿对绣庄集中的街道和绣娘们居住的乡村,进行了整体改造。街道变得整洁,乡村也更加美丽。
最近,镇湖绣娘们还接力绣制一幅名为《百年风华》的巨幅苏绣作品。
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方文浜表示
凝心聚力抓党建,强党建,以党建来助推高质量发展,苏州高新区近期更新出台的促进苏绣传承创新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激活苏绣产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