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通的房女士在查询个人征信时发现,她的“工作单位”一栏中,竟然出现了侮辱字眼。涉嫌上传不当信息的金融公司已做了在线删除处理。
房女士介绍,2018年4月,她在位于南通中南大厦的晋商消费金融分支机构,签署了一份16.2万元的个人消费贷款合同,贷款期限约定36个月。2020年2月,房女士向晋商消费金融提出因疫情影响延期还款,后者为其延至2020年底再接着还款。
房女士表示:“今年因为我个人的原因,需要用征信,我就到政务中心打了一份征信报告,我也就无意中翻看了一下,发现上面有专业做鸡十年的职业,当时第一感觉就是很愤怒,这个东西会影响我的一生的。”
这样的信息怎么会出现在个人征信报告上呢?中国人民银行南通中心支行解释称,央行征信系统是一个平台,数据都是由相关金融接入机构传送,谁传送谁负法律责任;当事人如有异议,可走征信异议处理程序。
由于晋商消费金融已经撤销南通分支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南通支行将房女士反映的情况上报至南京分行,再协调太原中心支行处理此事。
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责令晋商消费金融在线修改了房女士的相关职业信息。
房女士表示:“我到人民银行窗口问,这是什么时候上征信的?她们说是2018年就已经上传到征信上面。我一直都不知道这个事,我就打电话跟晋商消费金融沟通,他们工作员说他们没有弄这个东西,但后续他们又帮我删除掉了。”
25日上午,房女士再次致电晋商消费金融,希望对方就这件事能有一个处理结果,但对方还是没有给出个说法。
迟迟等不到正面回应,房女士决定,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问题。
律师表示:“我觉得房女士受到的损害不仅仅是精神层面上的,在名誉上也是非常严重的,根据我国2021年1月1号实施的《民法典》 ,独立了人格篇,当公民的名誉受到侵犯的时候,也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姜超楠 南通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