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江阴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批复。28日从江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此次试点全国有7个城市入选,江阴是唯一的县级市。“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形成凸显沿江特色、适合发达地区的可借鉴、可复制的价值实现路径和配套政策措施,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江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翟菁说。
就在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此次入选试点,正是该市在路径实现上的“先行一步”。“当前江阴生态产品的打造,基本以政府投入为主,与国家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吴勇进一步解释,对生态产品的打造和建设,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很多人认为搞生态产品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如何通过打造生态产品实现经济价值,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是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构建以生态券为核心的生态指标交易机制,成为江阴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最重要的路径。“何为生态产品?清洁的水、干净的空气、茂密的绿化,都是好的生态产品。”吴勇告诉记者,依托3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江阴初步形成了滨江公园、城郊湿地、山体森林、沿河绿道等多种类型的生态产品体系。而何为生态券呢?吴勇说,生态券就好比是生态“粮票”,想要占用生态空间就必须购买生态“粮票”,用这样的方式来补偿生态空间。
实现“生态券”交易机制,不仅可以实现生态空间的占补平衡,更能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无论是企业、社会团体还是个人,只要在原来的土地上,打造了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产品,经专家评估过后,就可以获取一定数量的生态券。”吴勇告诉记者,这些生态券未来可以通过市场交易、银行抵押等多种方式实现其经济价值,获得生态补偿。在“生态券”交易机制出台前,他们还会专门邀请专家学者研发一套专业的生态券价值评估体系。
记者了解到,本次试点区域为江阴市全境,该市选取了长江江阴段及其沿岸2公里缓冲区,锡澄运河、白屈港河、应天河3条入江河道及其沿岸,霞客湖湿地以及绮山应急备用水源地等6个重点区域先行先试。“通过此次试点,将有效解决江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单一、内生动力不足、配套措施缺乏等问题,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翟菁说,这也能让全社会意识到,生态建设并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纯公益性事业,而是提供人类生存的必需产品,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同样存在潜在的巨大资产、资源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