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3日上午,江苏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江苏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行解读。
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周福莲表示,结合江苏实际,《实施方案》明确了我省法治社会建设总体要求,确定了江苏法治社会建设五类十七项重点任务和江苏法治社会建设的保障措施。
构建“五大体系”、创新“江苏模式” 我省这样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江苏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走在前列,法治建设首先要走在前列。近年来,全省积极探索法治社会建设规律,大力构建多元规范、有效实施、法治服务、调整修复、信仰培育“五大体系”,创新“订立规矩、重塑习惯、涵养法治”江苏模式,法治社会建设在持续的目标引领、靶向发力中全面加快推进。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马太建表示,以法治服务体系为例,已部署实施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进园区、进项目、进乡村、进家庭“五进”活动,为2万多个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大力实施法律援助覆盖范围拓展工程,开展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负面清单试点,将法律援助范围扩展到涉及农村土地权益、劳动权益、环境污染、事故赔偿等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用法律为群众分忧解难, 2020年受援群众达到112796人次。
在社会秩序调整修复体系方面,目前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均设立非诉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建成非诉服务窗口1021个,开通“江苏微解纷”这一全国首个线上诉调对接平台。
丰富普法宣传活动、深化“法润江苏”品牌 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江苏这样干
《实施方案》中,第一项任务即 “大力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谈及如何推进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许建彤表示,“建设法治社会,要求全社会法治意识普遍形成,全社会法治素养普遍提高,全民普法是法治社会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今年是全省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实施起始之年,将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着力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具体而言,省内计划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加强法治文化精品创作,深化省级优秀法治文化精品库建设,推出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文艺作品、品牌栏目和个人工作室;实施法治文化惠民工程,深化“法润江苏”品牌创建。
《实施方案》明确了全省法治社会建设的“时间表”,全省将把法治社会建设的美好蓝图落实落细落地,真正把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利民惠民的具体行动,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法治、感受法治、享受法治,助推法治江苏、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前列。
记者 / 张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