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芒种时节,正是小麦成熟的时候,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袁王荡的高标准农田里,近4万亩麦子已经泛黄,一阵微风吹过,麦秆轻轻晃动,饱满的麦穗释放出阵阵麦香,田野充满丰收的气息。
“现在的地好种啊。”王福生是袁王荡永平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六十多年,种了大半辈子的地。说起如今的种地生活,他感叹万千道:“比以前可轻松太多了。你看,俺家门口这路一直修到地头,肥料往拖拉机上一放,直接就能运到地里,可省不少事。”王福生说,在几十年前,他们压根想不到种田会变得如此轻松,也没有想到袁王荡会有变成丰产良田的一天。
“旱改水”,袁王荡飘出稻花香
袁王荡位于宿豫区关庙镇东部,由古时洪水滞积而成,荡区面积近4万亩,海拔仅8.8米。新中国成立初期,袁王荡被人们称为“阎王荡”,意为遇涝绝收,断人生路。
“种麦子的时候,如果遇着天气干旱,麦苗长不齐,来年春天地里东秃一块西漏一块,都可以看见兔子跑。”王福生说,“就算这一年种麦子时风调雨顺,麦苗生长旺盛,要是雨季来得早,没等到小麦成熟收割,荡区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再好的庄稼也全淹死了。”
1958年,宿迁县委将关庙袁王荡列为“旱改水”重点目标之一,势要和这块贫瘠的土地抗争到底。那是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数万民工奋战在袁王荡,平整土地、培土筑路、引水开渠,经过一整个冬春的艰苦奋战,第二年,袁王荡面貌大变。“那时俺也就六七岁,没参与袁王荡‘旱改水’,但家里大人都去忙了。”王福生说,“旱改水”之后,袁王荡周边多了好多条支渠、斗渠、农渠,实现了旱可灌、涝可排,曾经一度困扰当地农民的水患被彻底解决。到70年代,袁王荡粮食亩产千斤已属正常。
高标准农田建设,种田变成轻松事
2011年,宿豫区在全区建设了数块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袁王荡区域也在其中。
“政府给俺们荡区的田、渠、路等重新修整了一遍。”王福生说,政府帮着荡区建了排灌站、修了机耕道、挖了水泥渠,从根本上解决了他常遇到的耕作难、灌溉难、收获难等问题,种起地来一年比一年方便,一年比一年轻松。
“以前一到用水高峰期,大家都抢着拉塑料软管,用拖拉机带水泵,从附近的河里取水灌溉。”王福生说,有了直通地头的水泥渠后,他再也没用过塑料软管,需要用水的时候拿开地头的挡板,河水就会源源不断流入田里。
迈进高标准农田时代,王福生这些人才真正“解脱”。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让他和村子里的其他农民尝到了甜头,也从土地上看到了新的希望。
万顷良田碧浪滚,乡村振兴新气象
农忙时节,行走在宿豫的乡间,蓝天白云下,一排排农房整洁有序,一条条排水沟纵横交错,一道道机耕道穿插田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
“2011年到2020年,宿豫区共建设高标准农田44.17万亩,总投资8.87亿元,高标准农田占比已达81%。”宿豫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从2018年项目开始,宿豫区在现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再增加投资,使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达到2500元/亩。同时,通过沟塘回填平整等措施,在项目区实现了新增耕地1%左右,2018年以来,共新增耕地面积851.26亩。
折一只金黄的麦穗在手,轻轻搓一搓,麦粒与外壳分离开,露出里面饱满的果实,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宿豫区将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宿豫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其中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3万亩,分为7个项目区,涉及来龙镇、关庙镇、新庄镇、曹集乡、仰化镇等5个乡镇,计划总投资8975万元。”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已经成为宿豫农业发展的一张“王牌”,项目区已实现全年亩均粮食产量3000斤以上。越来越多的农民挑上了“金扁担”,越来越多像袁王荡这样的地方,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快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