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倪园村:“微介入”改造让古老“石头村”留住乡愁焕发生机

2021年06月16日 11:01:31 | 来源:中国徐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东南望紫薇,西南倚湖水。沐国学遗风,伴造化奇石。

  这描述的便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的倪园村,自然风景与人文环境兼备,乡村风貌与生活品质协调。如果想要感受江苏传统村落的魅力,可不要错过这里。

  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倪园村地处徐州市东南25公里处,位于国家4A级景区——悬水湖风景区核心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因所在区域奇石众多,当地村民就地取之,在地营建,久而久之便成就了倪园村石墙、石院、石阶、石巷的独特山村风貌,人称“石头村”。

  多年之前,偏僻、贫瘠还是这里撕不去的“标签”。交通闭塞、房屋破旧、没有产业经济,村民都靠外出打工勉强维持生计,倪园村的发展一直很滞后。直到2012年,当地政府开始对村庄进行环境整治,而这一切,都围绕着保护古村落基本原貌的原则下进行。2017年8月,倪园村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试点村庄名单,“我们还委托农业部设计院对村庄产业进行了规划设计,委托苏州中衡设计院进行了村庄建筑设计。”倪园村第一书记武世磊告诉记者。

  山村、林木、石墙……如何保护好独特的乡村风貌是设计团队首先考虑的问题。经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微介入·风貌保护”的全局策略。比如原先以瓷砖为主立面的村房与乡邻村房建筑形式相同的,则依临近风貌将瓷砖改造为白墙;那些位于村落主要道路、村口、特色风貌院落、特色景观、邻里空间临近的,依整体风貌瓷砖改造为特色石材等等。此外,还提供一些乡村景观作为参考,引导村民自主改造,共同保护村庄的风貌。在“微介入”的保护改造思路指引下,石磨、石碾、石槽、石臼与乡愁结合,老牛车、老灶台、老水井与古村并存,“石头村”的传统风貌被“鲜活”保存了下来。

  焕然一新的倪园村吸引了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乐意投身到村子发展当中。比如大学毕业生田惜羽在这里创办了雨生百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事传统服装、手工艺品的加工、销售;返乡创业人员尹龙,回村从事香油生产、销售;设计师闫老师等两人,入驻倪园村打造精品民宿“素宅”……截至2020年12月,倪园村返乡创业的人数增加到26人,返乡就业的人数增加到70人,人均收入增加到6万元/年,返乡创业大学生、科技能人、合作组织带头人等各类下乡创业人才增加至20人。

  据了解,倪园村的土地已基本征用或流转完毕,从最初的小农经济到现在的集中规模经营,村集体领办800亩土地从事粮食生产。“但还有些大户会种植一些特色作物,比如桃、杏等等,做乡村采摘的产业。”倪园村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苏李说,如今的倪园村依托山水资源、文化资源以及旅游资源,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从事保洁、景区管理、特色农产品销售、园区务工等工作,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收入从一年两季向土地要收益,转向按月拿工资,收入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升。

  2020年,倪园村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川上村(倪园村的一个自然村)被选定打造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园博村。“这里离博览会的主会场很近,我们也投入了3000万去打造这个园博村。”武世磊告诉记者:“下一步,依托这个园博村,我们会继续推进乡村旅游,像民宿、休闲观光等等,精细化发展第三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就业。”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