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来临,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孩子的看护问题成了难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苏州市文明办在全市范围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载体资源,开设千家“家门口的暑托班”,坚持“公益+志愿”理念,承诺不收取任何费用,立足社区实际、因地制宜、精准对接需求,设计优化专属特色课程,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和“托管”相结合的公益性暑托服务。
资料图
6月18日,在姑苏区金阊街道三元一村社区,记者看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200多平方米的空间正在进行布置,划分出了课堂区、活动区、休息区、家长接送等候区等不同功能空间。暑假一到,这里将开出“家门口的暑托班”,服务周边社区有需要的家庭。在布置空间的同时,三元一村社区党委书记缪婷雯还忙着链接辖区内的资源,和老师们一起设计暑托班的课程。
活动室
记者留意到,暑托班的特色课程中有苏州话课堂、非遗体验、阅读分享、红色基地实境参观学习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内容。暑托班的“老师”队伍中也包括了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高校大学生、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等。
苏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经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2210个,文明实践的“触角”已经深入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家门口的暑托班”将依托遍布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暑假期间陆续开设公益暑托班,引导党员干部广泛参与,通过招募志愿者进行专业化培训,围绕“永远跟党走”活动主题,为未成年人提供公益看护、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红色文化教育等服务,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解决双职工家庭无人照看孩子的实际困难。
据统计,截至目前,确定开设的“家门口的暑托班”达1183个,涉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1295个。针对参加暑托班的志愿者和未成年人,将统一提供保险保障,做好疫情防控、消防安全等各项工作。开班前,将依托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完成全市志愿者招募,并对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