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
1962年12月,时任《人民日报》特约记者的郭小川,陪同王震同志视察了北大荒。亲眼目睹战士们那种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生活后,他难抑激情,创作了长诗《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写出了拓荒者与大自然搏斗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写出了北大荒人对黑土地的钟爱之情和崇高远大的理想。
北大荒地处寒冷地区,分布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完达山和小兴安岭地区,因其“荒芜”而得名。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1947年,为响应毛泽东同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一批来自延安、南泥湾的军队干部率部到达北大荒,在人迹罕至的千古荒原蹚出第一犁,由此拉开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
北大荒第一犁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有组织的开发。1955年1月,在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王震的领导下,铁道兵部队的第一个农场——八五〇农场成立。短短两年时间,铁道兵多个师的复转官兵1.7万人挥师北上,先后创建了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等12个“八”字头农场。
1958年,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会议,作出了一项历史性的决策,即《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当时已经担任共和国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同志亲率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国边疆,北大荒迎来开发高潮。后来先后有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从祖国各地投身北大荒。在这片黑土地上,前赴后继的拓荒者用他们的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战胜重重困难,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粮食,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
北大荒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北大荒作家协会主席赵国春在北大荒工作了43年,是北大荒开发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看到北大荒从千古荒原到中华粮仓,他感慨地说: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成功得益于党的领导,北大荒的开发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成功垦殖的最好典范,开发建设74年来,都是在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转业官兵向荒原挺进
一米一饭,关乎国家安危、人民幸福。2018年9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调研,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自开发建设以来,北大荒农垦累计生产粮食7800多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6400多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和的四分之一,为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作出了重大贡献。北大荒人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
赵国春说:
北大荒精神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来的,概括为4句话16个字,这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70多年来,北大荒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变的是生产方式、居住环境,不变的是薪火相传的北大荒精神。
黑龙江北大荒3600亩示范区进行“无人机”插秧
(系列融媒体产品《红色诗词里的党史故事》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江苏广播、大蓝鲸App采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