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有一块从一河之隔的围垦养殖区“摘”出来留作鸟类躲避高潮位涨水的候鸟栖息地,这块占地720亩、鸟类保护组织编号为MFC720的“720高地”,已吸引了成千上万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线路上的珍稀鸟类来此落脚栖息,日益成为鸟类保护的“地方标本”。
6月26日,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关键候鸟栖息地高潮栖息地管理研讨会在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召开,会上,发布2021年条子泥春季观鸟赛结果,与申遗前对比,两年间条子泥湿地鸟类“家族”进一步壮大,新增22个种类,已记录过的鸟类达到410种。
专家指出,由于全球沿海区域潮间带栖息地的消失和退化,每年鸻鹬类水鸟数量以6-9%的速率下降。在此背景下,条子泥区域的候鸟种群数量不降反升,其通过设立高潮位栖息地等加强鸟类栖息地保护的成功做法值得关注和借鉴。
作为中国第一块滨海世界自然遗产,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鸻鹬类重要中转站,常年来此停歇、繁殖和越冬的鸟类多达4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1种、国家二类保护鸟类71种。
为了帮助来此觅食的候鸟就近找一块躲避涨潮的歇脚栖息地,2020年4月,东台市沿海经济区在离候鸟觅食区最近的围垦养殖区专门辟出720亩的区域,投入百万元进行微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并实行封闭管理,打造了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与此同时,对自然形成的3000亩黑嘴鸥繁殖地和1万亩雁、鸭类候鸟高潮位栖息地加强保护。
在全球自然湿地丧失和退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720高地作为候鸟高潮位栖息地的重要价值和标杆意义受到国际鸟类保护界的瞩目。
当天,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保尔森基金会、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澳大利亚、荷兰、新加坡、中国的水鸟生物学生态学、海岸带综合管理专家通过线上线下,开展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关键候鸟栖息地高潮栖息地管理研讨,并从强化湿地巡护、打击盗猎、盗伐、过牧等破坏自然资源行为、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等方面制定出第一个高潮位栖息地管理实施细则,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迁徙候鸟保护作出示范。
生态学家、保尔森基金会顾问唐瑞说,“实际上,候鸟主要是在整个潮间带和滩涂吃东西,这个地方的底栖生物非常多,但是一天两次的高潮位,其实会把大部分泥滩淹掉,这个时候鸟是需要有地方待的,如果在滩涂的附近有非常近的一个地方,然后在高潮的时候不会被遮住,鸟又不需要飞特别远,来休息就非常好,它需要安全。然后等潮退下的时候,它们再回到滩涂上觅食。”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院长、教授雷光春表示, “高潮位栖息地的保护、管理、修复还是需要大家共同的智慧,根据不同地方的经验,根据每个人的研究成果,对高潮位栖息地管理提供一些指导意见,而且是在具体实践之中。高潮位栖息地不仅仅在中国需要,而且在东南亚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都要。无论是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最佳实践,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或是湿地生态系统管理,这个高潮位栖息地的管理细则或者相关的一些指南,它都会成为一个全球保护的最佳案例。”
(来源:《零距离》记者/范涤青 盐城台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