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江苏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珍藏于如皋市档案馆的“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进行文物认定,专家组经鉴定后将该印章认定为一级文物。这枚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县委印章,历经90多年的岁月淘洗,仍完好地保存至今,它的背后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在鉴定现场,记者看到,这枚印章由青田石制成,素净典雅、上圆下方,圆高0.15厘米,方高1.9厘米,印面镌刻着“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十二个火红的阳文小篆字。常熟博物馆研究馆员周公太认为,该印章带有包浆,符合民国早期的时代特征。
据了解,这枚印章于1965年秋被发现。原如皋县民政科招待所翻建房屋,施工人员在清理下水道时发现了一处砖砌圆拱。拱内放着一只铁锅,锅内有百余发子弹、一把刺刀、一副脚镣。在拿开刺刀和子弹的时候,人们意外地发现铁锅正中间的这枚印章。如皋市档案馆副研究馆员周丽君介绍,发现印章的地方原来是国民党的看守所,在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曾经关押过我党的许多革命志士。
1927年7月,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中共如皋县委正式成立,成为江苏最早成立的县级地方党组织之一。自印章被发现后,如皋多次对印章的来历进行调查。经多方走访、查找史料,认定这枚印章原属于1929年1月牺牲的时任中共如皋县委书记徐芳德。
徐芳德,1901年出生于如皋江安镇六角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四处镇压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29年1月,徐芳德等潜回江安整编游击队,被国民党县警察中队包围,腿部中弹被俘,遭刑讯逼供、经叛徒劝降,均不为所动。1929年1月27日,徐芳德英勇就义,年仅28岁。
如皋市委党史办原主任李实秋曾经在上海《申报》上发现了线索,上面登载了当时徐芳德被捕的情况。
1929年1月16日,《申报》报道徐芳德被捕,文中明确提到被缴获物品中包括“‘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一方”。2021年6月28日,江苏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赴如皋进行文物认定,专家组经鉴定后将该印章认定为一级文物,鉴定结果将上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杨斌认为,“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它来源清楚,有明确的记载,印章有出土时间和地点,印章的章法比较规整,刀法刻得比较遒劲,保存完好。这一枚印章应该是目前发现的,在中共组织史上县一级党组织最早的印章。
南京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研究馆员杨海涛说,从当年《申报》的报道看,我们党一位县委书记从被捕到牺牲,再到提及这枚印章被国民党反动派所得到。虽然这枚印章最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但在整个如皋县委的斗争史上可以看出来,当时的斗争非常残酷。
从1927年7月如皋县委成立至1933年短短几年间,如皋8位县委书记中有7位光荣牺牲,牺牲时平均年龄仅25岁。这枚印章见证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早期地方基层组织成长和发展的风云历程,也记录着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郑伟 沈灿 郭锴峰 如皋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