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法定的义务,老人已年过八旬,怎么忍心让她流离失所……”7月20日,在刘集镇施楼村,一场家事巡回审判正在开展。在法官、村干部、网格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次背靠背、面对面的耐心调解,双方达成约定轮流赡养老人的调解协议,子女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会主动承担赡养义务,并真诚向老母亲致歉。
这是铜山区人民法院组织网格法官分赴辖区乡镇开展“进网入格·法润基层”活动取得的成果之一。
行走在铜山区,总能看到法官发放法治宣传手册、耐心解答群众困惑、宣讲《民法典》、现场勘验调查、法官与镇村干部交流探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策略的身影。他们为基层送去紧贴需求的“法治套餐”,把矛盾紧紧吸附在网格,化解在网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伴随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纵深推进,铜山区人民法院将2021年确定为“法官进网格活动深化年”,确保“法官进网格”实质化、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实现从“群众进法院”到“法官进网格”理念的转变,将司法服务范围辐射至行政村、社区,主动上门提供矛盾排查化解、巡回审判、法律咨询等服务。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铜山区人民法院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紧迫的需求着眼,制定出台《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关于深入推进“法官进网格”活动八项规定》,明确每月20日为“固定值班日”,全院128名在编干警全部下沉基层网格,推动执法办案与参与社会治理、服务营商环境、重大风险防控、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有机融合,在民意沟通搜集、矛盾纠纷研判、诉讼源头治理、司法公信力提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区域样板增添司法动能,用实际行动守护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今年以来,走访群众1163人次,召开座谈、培训会57场次,巡回审判、现场调解112场次,当场化解纠纷75件。
“‘我为群众办实事’,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要求、重点内容,更是人民法院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人民法院要以司法顺应民意、保障民生为根本目标,不断探索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铜山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袁长伟掷地有声地说。
(来源:铜山区融媒体中心/王珊 通讯员/李梦瑶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