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
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命名“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期。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现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并自动巡视勘察;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月面自动采样并返回地球。至此,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李东东写下这首《满江红》,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讴歌了中国探月工程的卓越成就。
不论是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还是敦煌飞天的精美壁画,都表达着古老的中华民族对太空的神往。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开始于1956年4月中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由此一步步成为现实。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在没有电子计算机,依靠纸笔、算盘的情况下,老一辈航天人完成了卫星温控系统的精密演算;没有专业设备和场地,凭借着一股拼劲儿,就用搭木棚、刨土坑、烧木炭的“土办法”,对卫星表面铝合金材料进行氧化,最终达到的温控范围是5-40度左右,至今仍能满足大多数卫星的要求。正是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东方红》的旋律在太空中唱响。
2019年9月,北京展览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86年党中央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作用。1992年党中央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远航。
从1999年“神舟一号”到2003年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飞天的愿望;
从2008年“神舟七号”实现宇航员出舱活动,到2017年“天舟一号”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等任务,中国航天迈向“空间站”时代;
2021年4月,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开启三个月的太空之旅。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载人航天领域,我们走出了自己的飞天之路。
2021年6月23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进行天地通话。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天舟二号组合体飞行画面
开展月球探测的“嫦娥工程”是迈向深空探索领域的开端,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凝聚着科技人员创新攻关的心血和汗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的赵淳生院士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应用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上,用于光谱仪驱动与控制。在前期的嫦娥任务中,超声电机的工作温度范围在-30°C到60°C,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教授李华峰介绍,“嫦娥五号”对温度的要求更高了:
最高到120度,低温到零下55度,所以这对我们超声机的材料和工艺还有结构都提出了很大挑战。
团队迎难而上,在高温环境下做了大量的实验,成功保障了探月任务的顺利进行。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强调,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问一号”着陆平台及火星车行驶的清晰车辙
新一代航天人将从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文化中汲取力量,继续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扬帆起航,逐梦九天!
(系列融媒体产品《红色诗词里的党史故事》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江苏广播、大蓝鲸App采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