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46年参军,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以及抗美援朝等,曾荣立三等功、四等功各一次。1954年退伍后,他回乡务农,数十年间艰苦奋斗,从不向政府伸手。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他总是说:“我是一名党员,我永远不拖后腿。”
他就是现居住在宝应县鲁垛镇三新村蔡墩组39号的98岁老兵朱兆桂。7月29日,记者对朱兆桂进行了采访。
戴大红花骑大马去当兵,战场浴血奋战
“那一年去当兵,我戴着大红花、骑着大马,可威风了。”年近百岁的朱兆桂依然记得自己当年当兵时的场景。
朱兆桂回忆说:“当时军装都没来得及换,穿着在家时的衣服就赶往山东投入第一场战斗。”
朱兆桂在部队担任重机枪手,一个班12个人、一架马克沁重机枪,4个人一组轮流上阵。“枪管打得通红,影响子弹发射,我们就用冷水浇,有时仗打得激烈,机枪停不下来。”朱兆桂说。
从莱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直到抗美援朝,朱兆桂用一把重机枪,在战场浴血奋战,家里收藏的数枚纪念章见证了他曾经的战斗经历。
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荣立三等功、四等功
朱兆桂的复员证上记录着他在部队的职务是班长,曾立三等功、四等功各一次。“行军时抢着扛重机枪,战斗时冲锋陷阵,我当兵第二年就入党,后来就立功了。”朱兆桂说。
朱兆桂记忆最深的是几次死里逃生。“重机枪火力猛,目标大,常常遭遇敌人的炮弹。”朱兆桂介绍,有一次,一颗炮弹打过来,在自己身边爆炸。正在开枪的机枪手当场被击中牺牲,在壕沟里排子弹的他被炮弹掀起的泥土掩埋,幸被战友们及时挖出来。
“当时额头上被弹片擦破了一大块皮,鲜血直流,战友们要我下去治疗,我说我是党员,轻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朱兆桂说。
在水乡长大的朱兆桂却不会游泳,从扬州六圩乘木船渡江时,一颗炮弹将木船打翻,落水后的朱兆桂发现有一匹马在水中,于是拼命拽住马尾,最终被马拖到了江边,捡回一条命。
朱兆桂表示:“打了8年仗,见过无数战友牺牲,我能活下来,真的很幸运。”
放下机枪扛起锄头,老班长当了一辈子农民
1953年7月,抗美援朝胜利结束,第二年,朱兆桂从朝鲜回国,在参加了一段时间的文化学习后,他服从组织安排复员回到了家乡,当年底,他与徐开珍结婚。
徐开珍比朱兆桂小14岁,当年18岁的她怀着对“最可爱的人”的崇拜之情嫁给了他。“老头子复员后,没往乡政府跑一次,一心一意种好田,直到10多年后,一名乡干部走访中了解到他的情况,为他申报了每月2元钱的补贴,这个钱,还是我每月去拿,他从来不去。”徐开珍说。
多年后,朱兆桂与徐开珍陆续生下一儿三女,连朱兆桂的父母在内一大家人吃饭,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我记得小时候,父亲起早贪黑养猪喂鸡,另外还种蔬菜,每天早晨到镇上的菜场卖菜。”朱兆桂最小的女儿朱树勤介绍,她的同学都知道她的父亲是老革命,还扛锄头种田,个个不理解,这时父亲总是说:“我是一名党员,我永远不拖后腿。”
朱兆桂以艰苦奋斗的作风影响着一家人,如今他的儿女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