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在南京市玄武区一家集中隔离酒店,92间隔离房间中入住了113名集中隔离人员,他们都是来自江宁区禄口机场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如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怎样安抚隔离人员的情绪,成了这个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的每日“必修课”。
将心比心,全力满足隔离人员需求
4014需要冰箱存放药物已为其添置、2014和6018饭量大要加大供应量、3003骨折康复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在隔离点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一张张工作日志细致地记录下了这个隔离点每天的工作情况。
隔离点专班组长、玄武区司法局副局长茅晓春告诉记者,“将心比心,如果你自己被隔离了,足不出户十几天肯定也难受,所以我们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心情上也能比较愉悦一些。”
为了更好地和隔离人员沟通,及时了解隔离人员的想法,茅晓春按照楼层分别建立了6个微信群,每个微信群中有包括隔离人员、医疗人员、后勤人员等在内约二十几人,每天三次的清扫、消杀和送餐都会在群里提前通知,隔离人员有什么需求也可以在群里反馈。
记者了解到,隔离人员中有一位高二学生,前几天学校通知8月6日开始上网课,但这位学生没有带电脑过来,他的家人也都在隔离当中,这下子可急坏了一家五口。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连忙想办法,最终为学生送来了平板电脑,并且承诺后期的学习资料也将由工作人员打印、消杀好送给学生。
谈到隔离人员目前的情况,茅晓春告诉记者,“现在是隔离的第五天,全部隔离人员一切安好!”同时,他们的微信群里也时常会收到一些暖心话语,“谢谢你们”“饭太好吃啦,我肯定又胖了”…… 隔离人员的点赞和肯定也让工作人员们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关注孩子,“童心抗疫群”里同心抗疫
“关注了一个孩子,就是关注了一个家庭,整个隔离人群的心理也会非常安稳”,集中隔离点专班成员、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副校长潘勇告诉记者,酒店113名隔离人员中有21名是未成年学生,这些学生和所在家庭一共有58人,占隔离总人数一半以上。
对此,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建立微信群收集学生信息,及时通过江宁区教育局与学生们所就读学校取得了联系,现在每天都会有相应学校的负责老师给学生打电话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由于孩子们年龄都不大,并且隔离时间比较长,为了让隔离期少一些枯燥乏味,潘勇组织建立了“古都童心抗疫”微信群,一边守护“童心”,一起同心抗疫。
“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几天的隔离生活吧……”通过这个微信群,工作人员组织学生和家长们开展了“与宁同行,童心谢您”征文活动,幼儿园和二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在家长的协助下口述录音,年级较高一点的同学可以直接写下来发进群里。
“希望能够引导孩子们对抗疫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帮助他们愉快地度过隔离期”,潘勇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还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组织不同的活动,比如中学生有诗歌朗诵比赛、小朋友有识字和画画活动。等到隔离结束的时候,工作人员也会将孩子们的作品做成纪念手册送给他们,希望孩子们长大以后能像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一样,继续发扬南京古都的博爱精神。
特殊时期,像这样的暖心小事在南京的隔离点不时上演,这座博爱古都,爱与温暖从未缺席。
记者/孟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