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退 我们不撤!连云港核酸采集队坚守南京抗疫一线 300人持续“作战”已22天

2021年08月16日 11:13:0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7月23日,来自连云港市的一支300人的核酸采集队伍就抵达了南京江宁区,随即开展对口支援。最近,这支队伍又继续向禄口封控区附近挺进,帮助邻近的社区开展核酸检测。这群逆行者们都有同样的一个信念,那就是“疫情不退,绝不撤退!”。

【连云港核酸采集队坚守南京抗疫一线】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紧邻禄口封控区。8月13日,社区要进行第12轮全员核酸检测,连云港援南京核酸采集队的几十名医护人员一大早就赶到这里开始工作。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业绪根说:“周岗社区这个点全员核酸应该是在3000多人,我们单位医务人员非常少。我跟连云港的领队赵绍林主任打电话说明情况,本来今天他们是轮休,结果他二话没说,立刻带着他的团队30多人一起到我这里来帮忙。非常感谢他们的支援。”

  杨佳睿当天的任务是在周岗社区志愿者的配合下,上门为老弱病残居民和居家隔离人员做核酸采样。他们上门的第一户居民家住在6楼。

  天气闷热,走了三四个采集点完成了十来个人的采集,杨佳睿的防护手套里汗水已经连成了片。

  由于此轮上门采集核酸的任务很辛苦。这边,刚忙完调度任务的连云港队负责人赵绍林赶来与杨佳睿会合,过来帮忙。

  连云港援宁核酸采集队队长、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检验党支部书记赵绍林说:“因为我是做检验的,对检验标本的要求特别高。我也跟队员们反复强调标本采集规范、准确,这样检测结果才是可靠的。”

【高标准严要求 党员带头到最困难的地方去】

  穿着防护服爬楼、走街串巷,三四十个点采集完成后,赵绍林脱下防护服时,深蓝色的工作服已经湿透。他说,自己曾是援湖北医疗队的专业检验人员。非常时期,这样的工作强度早已习惯。而在这批核酸采集队伍中,所有党员都冲锋在前。

  赵绍林说:“我是一名援湖北的‘老将’,同时作为一个党支部书记,很多事情我必须要冲在前面,困难艰苦的事情应该是党员先上。我们派出了300人,这里面有77名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77名党员在队伍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冲在最前面。部分群众看到党员这样子也是奋勇争先,10名群众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中午12点,在周岗学校集中核酸采样点,陈楠刚刚结束上午的紧张工作,脱下防护服。

  连云港市海州区眼科医院医护人员陈楠说:“我们是隔一天对黄码的人采集核酸,有的居家隔离的也需要我们上门采集核酸。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我在我们连云港的一线抗疫,还火线入党。这次我身为一名党员,克服困难冲在一线,义不容辞。”

【300人持续“作战”22天 辛苦付出收获敬意】

  从7月23日进驻江宁,到8月13日,整整22天。每天工作时间都很长、强度也很大。但看到采样点黑板上居民留下的感谢话语,还有小朋友送来的画画和手工作品,采样队员们被这样的认可所感动。

  陈楠说:“19天以来,这里的小朋友送给我们很些他们自己画的画。这些画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让我们在一线有很大的安全感,让我们早日抗击疫情成功。加油南京!”

  连云港市海州区眼科医院医护人员胡荣说:“这个今天早上一位采核酸的小朋友给我送的他自己画的画,上面还有他想说的话。这么多天的努力,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小朋友跟我们说谢谢的时候,还是很治愈。”

  在禄口封控区,还驻扎着连云港队的164名队员。8月初,采集队员王倩茹和张萌在在禄口陶东社区上门服务时遇到了一位听障人士。正好会哑语的王倩茹和他沟通了解到,家里缺少一些生活物资,王倩茹立即帮他协调到了。之后,每次上门做核酸采集,王倩茹都会顺带询问他的生活需求。

  平时,队员们会用自己的方式相互鼓励。采样试管的盒子上被画上了的各种卡通人物,防护服上也有各种可爱的涂鸦作品,他们还制作暖心的短视频为南京市民加油。在22天的坚守中,多位队员出现了中暑等不适症状,但经过短暂休整,他们又继续投身一线。

  赵绍林说:“中暑的有好几个。在爬楼的过程中,身体透支过大、出汗过多,下来以后支持不住晕倒了。等回去休息完了以后,第二天还是再次要求到一线去。大家非常不容易。”

【继续逆行 8月13日再次集结支援禄口封控区】

  8月13日中午,连云港核酸采集队又接到新的任务。当天下午,77名队员迅速集结到位,坐大巴向禄口封控区进发。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从7月23日至8月14日,连云港援南京核酸采集队300人中有241人进驻南京禄口封控区。

  向每一位逆行的白衣战士致敬!

  (周会峰 罗飞 杨芹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