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为了全力保障扬州市的疫情防控,国内最大的移动核酸实验室“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最近在扬州启用,使得该市的检测能力硬核提升。我苏记者现场探访,告诉你“猎鹰号”如何狙击病毒。
我苏网讯 江苏扬州国际展览中心里,两组共十个舱位的“猎鹰号”硬气模实验室呈“L”字形排列,近百名工作人员正在和时间赛跑,以最快速度找出病毒的蛛丝马迹。
最大的移动实验室 检测数量超21万管
与前不久在南京建设的一组三舱位“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相比,扬州的“猎鹰号”有了重要升级,首次采用由钟南山院士担任主任的广州实验室联合金域医学最新推出的“五舱一体”硬气膜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移动实验室。
它由一个共用的试剂准备区、两个样本处理区和两个核酸扩增分析区组成。按照流程先后,呈现从中心向两边分布的形态,可实现从试剂配置、加样、提取、扩增自动化、自动分析到出报告的核酸标本检测全流程信息化,使得整个实验室工作更加集成、高效。
据“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总指挥谢江涛介绍,这样的设计既能减少样本转运造成的交叉感染,还可以快速出报告,减少中间周转,为疫情防控争取时间。和传统实验室里48人的团队一天检测3万试剂相比,“猎鹰”日检测最高产能有了巨大的提升,“理论产能可以做到每24小时7.5万到8万管,两组硬气膜舱加起来达到15万管。按照10混1的采样方式,每天可检测150万人份。”
实际上,“猎鹰”号8月10日凌晨设备进场,8月11日上午正式投入使用,它在短短几天内检测数量超21万管,按10混1的采样方式,已经覆盖约200万人次。
信息核对 核酸样本需人工录入
王娅是“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的舱长,负责实验舱内部运营。据王娅介绍,接收到样本后,工作人员首先要人工进行信息核对,确认无误后,才能送到第一个实验舱进行核酸样本录入。
“我们每一个样本上面都有一个唯一性的条码,我们必须要把这个条码输入到我们的检测系统,通过这个条码,进行一个全流程的监控。”王娅说。这一步由人工完成,每个班次约有五十名工作人员同时工作。
关键一步 加样提取核酸
完成录入后的样本则通过传送窗,送到第二个实验舱——样本处理区,进行加样以及核酸提取。
在实验舱内部,记者看到,十多名实验员穿着全套隔离服,正在用定量吸管小心翼翼地将核酸标本提取到加样板里,再由机器定量添加提取液。
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步非常关键。“我们用封板膜把它贴上,防止核酸挥发。贴这个膜的时候一定要封紧,否则就会污染,影响曲线正常。”
完成核酸提取后,样本被送到核酸扩增区,进行数据分析。这里是整个实验室的核心。由于直接接触样本,非常危险,所有操作由机器自动完成,既安全又高效。
王娅介绍:“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扩增反应,进行一个倍数级的增加,把(病毒浓度)放大,这样就便于检出病毒的核酸。”
比对检验 95分钟出结果
最后一个环节是检验。实验员将扩增完的样本放置到PCR扩增仪中,进行数据分析以及电脑比对。
“通过我们的PCR的一个反应,然后会采集到一些荧光信号,就会形成一个荧光的曲线。通过分析这些曲线,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它到底是阴性还是阳性,这部分就由我们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王娅介绍。
此次在扬州启用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检验环节由四组实验舱组成,每组实验舱里有44台PCR扩增仪,每台扩增仪一次可以同时分析91根样本,95分钟后就能出检测结果,效率相当惊人。
目前,“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内共有300多台这样的“神速”仪器,还有自动开盖加样机、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全自动点样机等“黑科技”争分夺秒提升检测速度。
目前,实验室采取24小时轮班制,人员不停、设备不停,确保第一时间出具检测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最快的信息反馈。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余乐 蒋尧 我苏网/朱一普 扬州台 编辑/俞思琼 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