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三星镇建安村的残疾人小黄,从小和残疾的母亲一起依靠父亲打工维持生计;可自从几年前父亲生病后,一家人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村委会知道情况后,为他们家办了低保,还与区人社局取得联系,帮助具备劳动能力的小黄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进一步帮助这家人提高收入。“小黄在这里学习洗车,现在是一名专职的洗车工,帮他交了社保后一个月也能拿到2000多元,公司会让他一直在这里干下去。”曙辉汽修公司负责人黄前峰告诉记者。
今年,海门区专门出台了《关于做好2021年就业困难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按照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坚持采取提升就业技能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双管齐下的方式,大力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稳定就业,持续增收,防范返贫风险,严守脱贫攻坚成果。截至目前,海门区已为1856名低收入户提供就业服务,就业服务率达90.5%。
上半年,海门区专门举办了“海门区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为低收入户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更好地畅通有劳动能力低收入户的就业渠道。招聘会期间共有102家企业进场招聘,共提供配送、保洁、勤杂等简单易操作的就业岗位3033个。此外,海门区人社部门按照“一镇一班、一班多能”的培训方式,组织培训机构将培训送至各区镇,使有培训需求的低收入户“应培尽培”。目前,正余镇、悦来镇、常乐镇都已相继开展养老护理培训、中式面点师培训等。
今年,海门区继续在11个区镇(街道)开发由政府投资、政策扶持、社会筹资的公共卫生保洁、公共安全保安、公共环境保绿、养老护理、托幼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等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已开发公益性岗位80个。这些公益性岗位已优先安置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就业,并发放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同时,还加强对就业困难的低收入户兜底就业,确保无“零就业家庭”。
下阶段,海门区将继续做好对具备劳动能力低收入户就业情况的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工作,持续掌握每户就业状况,不折不扣落实好就业扶持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机会,巩固海门区脱贫攻坚成果。
(来源:海门区融媒体中心/俞苏华 范一天 通讯员/杨苏敏 编辑/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