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是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一个缩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以房屋为载体的家陪伴着人们走过四季,安全、舒适是每个人对住房的基本需求,也是团队成员不变的追求。东南大学“安居家”团队是一支致力于守护乡村房屋安全的公益性组织。团队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将暑期社会实践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活动有机结合,以“安居家”团队公益项目为依托,聚焦社会需求,聚力科技赋能,依托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与校地合作平台,融入地区乡村振兴发展,鼓励更多大学生关注乡村发展、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共建美丽乡村。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3年内完成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农村房屋体量大、分布散且多数为自建房屋,检测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且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普遍存在。问题倒逼实践,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亟需一套易实施、低成本、高效率的房屋快速排查方案。东南大学“安居家”团队依托学科优势,自主研发乡村房屋快速排查技术,用科技护航乡村振兴。
学科领航,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团队先后赴云南省南华县、江苏省高邮县、河南省灵宝县等多地开展住房安全调研。在大量调研数据的支撑下,东南大学“安居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安居家“3i”解决方案,即数据信息采集(Information)、房屋鉴定评估(Identification)、加固方案提供(Intensify)。通过卫星遥感测绘、无人机倾斜摄影与安居家APP拍照,全面采集当地房屋信息,并将信息储存于农村房屋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提取房屋信息,经由卷积神经网络对房屋状态评定打分,完成房屋的鉴定评估;在加固方案提供阶段,东南大学专家结合所提供的房屋信息与评估,为风险房屋提供加固方案。相较于传统的农村房屋排查检测手段,安居家利用AI识别与专家系统,能全面提升检测速度,大幅降低人工成本,真正实现科技赋能乡村房屋排查,护航住房安全。
校地合作,以行动助力房屋普查
南华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西部,是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县,南华二字意为“西南美丽的地方”。南华县作为东南大学定点对接的扶贫县,校地两方长期保持合作交流。如今,脱贫之后的南华县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安居家”团队与当地政府对接,助力房屋抗震普查工作。江苏兴化,地处苏中里下河腹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因为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传统房屋排查方法难以实施,团队受邀与当地政府合作,联合开展房屋普查工作。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地区街道各村庄的房屋数量、年代与安全状况,根据两地地形地貌与房屋分布利用安居家APP和无人机两种信息采集方式收信息,最后经过后期的AI识别、三维建模,分析房屋的安全性能及抗震等级。
红色建筑是红色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部分红色文化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存在一定隐患,更无法抵御各种恶劣天气与自然灾害。团队成员依托“3i”解决方案,对于部分共色文化建筑实行定点安全隐患排查。在兴化市,队员对明清时代的建筑沈云楼烈士故居开展全面房屋检测。团队进行了房屋信息数据采集,并出详细检测报告。团队房屋加固专家针对具体检测数据出具有效加固方案,做到一房一策,切实保护红色建筑资源,传承红色历史文化。
不忘初心,以公益彰显使命担当
东南大学“安居家”团队是以在校师生为主组成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该团队自成立以来便以守护乡村房屋安全为己任,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团队成员驰援灾区,义务开展房屋灾后应急评估工作;2021年团队成员前往云南南华,开展房屋抗震普查,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团队成员数量快速增长,公益力量在师生传承中不断发展壮大。团队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实现房屋安全状况智能化检测,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智慧改变生活,已为多个省市县完成房屋排查,在公益行动中彰显青年使命担当,以科技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团队成员采访扶贫办干部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团队成员讲到:我们希望凭借智能化的快速排查技术,助力全国乡村房屋普查,防范重大风险,让村民住得安心。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王尧 通讯员/许淑玉 周之皓 于晓明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