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一部手机、一摞本子,这是靖江市靖城街道北大街社区77岁的老党员李文祥书桌上的日常。每天,他都会习惯性地打开社区送上门的《中国共产党简史》,摘抄里面的精彩语句,还会反复诵读几遍。
当前,泰州围绕老党员群体,创新建立尊老送学、解难助学、余热促学的老党员“三学”机制,推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既有“深度”,更有“温度”。
尊老送学
把党史故事带到每位老党员身边
在泰兴市姚王街道,有一支“银发乐龄”志愿服务队,专门针对辖区内的老党员,开设了“一刻钟讲党史”课堂,进行党史入户宣讲。
由于高龄、患病等因素,部分老党员不方便参加集中学习。我市各地积极组织尊老送学,把党史故事带到每一位老党员身边。
组织支部送学活动,及时将党史学习教育书籍送到老党员手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方便老党员集中就近学习,有效解决老党员缺少学习资料、缺乏学习交流平台等实际困难。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发动各类志愿者送学上门,一起陪看学习视频,朗读学习教材。
定期邀请党史专家、优秀党员、身边典型,充分尊重老党员生活习惯,依托“露天党课”“凉亭宣讲”“花园宣讲”“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为老党员讲述百年党史。
解难助学
让党史学习教育“声”入人心
每天早晨,靖江市靖城街道北大街社区55年党龄的张玉英都会坐到案头旁,在家人帮助下通过学习强国收听节目。
年龄较大、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有视力障碍……针对部分老党员学习党史的实际困难,我市各地创新形式,解难助学,让党史学习教育“声”入人心。
比如,利用录音机、大喇叭等载体,依托县级融媒体中心开设党史学习教育栏目,录制相关音频节目,方便老党员们随时听、随心学。
再比如,开展“指尖课堂”活动,组织志愿者“一对一”“点对点”帮助老党员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实现在线顺畅学习,利用党员微信群组织“网上学习”“掌上交流”,定期在微信群、QQ群推送“学习强国”等学习内容,及时传达好党中央声音。
余热促学
让老党员的经历成为宝贵资源
靖江市靖城街道祁玉良老人今年90多岁了,现在经常在街道依托新媒体打造的“行知先锋微党课”上,通过镜头与流动党员线上交流,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我党我军的光荣革命传统。
不少老党员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们的亲身经历是宝贵的红色资源。我市各地积极组织余热促学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实”下去。
组织中小学生、年轻党员到老党员家中开展“上门求学”活动,通过和老党员一起学习党史、追忆红色历史,让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在青少年群体中澎湃涌流。
开展“红色故事汇”活动,组织老党员进小区、进企业、进校园,讲述亲身经历、党史故事。组建“红色宣讲团”,成员由新四军老战士、抗美援朝老战士以及老党员、老干部组成,通过身边事例、亲历者的讲述,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深入群众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