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帐是夏天睡觉时用来防蚊的,但在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施阳种植家庭农场却化身为水稻防虫害“神器”,目前“蚊帐大米”收割在即,田间一片丰收景象。
上午,在溱潼镇河横村施阳种植家庭农场,工人们正在拆卸稻田上空的蚊帐钢管,这是一顶巨型蚊帐,长近200米、宽近50米、高约2.5米,用钢架支撑,“罩”着这片丰收的田野。
这张网稠密而坚牢,每隔三米左右就有一根钢管撑着,“蚊帐大米”就是利用蚊帐棚隔绝蚊子的原理,把虫类与水稻分隔,以减少对水稻的危害,全程不施农药,绿色生态。
由于水稻生长期全程绿色无公害,尽管价格较之普通大米高得多,却受到了来自本地和上海、南京及周边地区消费者青睐。农场主告诉记者,今年亩产量450公斤,每亩纯收入近一万元。由于搭建蚊帐,光照相对少一点,蚊帐大米收获期比正常的水稻晚一些,预计11月中下旬收割。
(来源:姜堰区融媒体中心/王佳慧 丁圣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