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之一木樨村区域航拍图。 资料图
高淳区,地处江苏省南京市南部,为固城湖、石臼湖、水阳江“两湖一江”所环绕。近年来,高淳区在水网密集的西部圩区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把水体治理与岸线美化、乡村环境塑造相结合,打通高淳西部地区山水林田湖关节动脉,实现区内江、河、湖、塘、库“五水资源”串联相通。近日,记者走进南京市高淳区,对水美乡村建设一探究竟。
重环保,建机制,留住生态好底子
近年来,随着城市落后产能外溢到周边区县,很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却遭到破坏。
“之前很多能源化工企业看重高淳区位优势,想来投资建厂,我们也算过账,一亩工业用地几十万,算上企业每年税收,财政肯定会获益,但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环境污染。政府内部当时有很大分歧,经过区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最终开会研究决定,还是确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现在看来算是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高淳区水务局局长周伟说。
随着绿色、生态发展定位的确立,高淳区开始对区内河湖水系进行规划治理。由区委书记协调水务、国土、环保、农业、市政等多个部门,建立完善河湖长责任制,实现河湖管理全域覆盖。
“河长、湖长,是河湖管理第一责任人,我们建立巡查工作机制,通过河湖长定期巡查,发现河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跟进处理,哪怕只是河里出现一个塑料袋,一旦发现必须清理。”水务局相关负责人陈玉明说。
河湖治理需要资金,放弃走工业路的高淳财政比较薄弱,在河湖治理机制和规划出台后,资金从哪里来,成为落地执行工作的最大难点。
“还好当时水利部相关领导来高淳调研过后,对我们的规划十分认可,随即将我们纳入水利部水系连接及水美乡村项目试点范围,补贴1个多亿,同时南京市给予财政支持6000多万元,在项目推进的关键期,资金一来就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周伟告诉记者,“同时,我们再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吸纳部分社会资金,凑齐相应所需资金,随即开工建设,水系得以治理连通,乡村才有水美风景。”
记者从地图上发现,高淳区虽隶属南京,距离市区却有100多公里。不过好在交通发达,地铁、高速公路设施十分完善,一个小时内便能从市区到高淳,这给旅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高淳的水美乡村,与南京周边区县的工业发展之路,产生差异化互补,为吸引更多游客,我们近几年规划建设了互通高速、南京市S1号线地铁延长路段,半小时就从市区直达高淳站。交通路线的建设,一来培育出高淳旅游市场,走出一条休闲度假的旅游发展路,二来也可方便南京市民们去高淳旅游度假,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连水系,治污染,水美乡村共建共享
“之前没有修建河闸,河流从上游过来,有时淤泥沉积会堵住狭窄的河口,需要人工挖开,效率很是低下。”木樨村党支部书记王晨强回忆说,“当时村民还占用土河堤种菜养鸭,施用的肥料和动物粪便最后都下沉到湖里。”
王晨强带领“两委”班子,挨家挨户做工作,劝说不要在湖边坡地种菜养禽,但村民非常抗拒。随着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推进至木樨村,巩固堤坝、修建河闸、两岸绿化等工程逐步完工,村民们看到治理后的效果,这才意识到家门口的河湖可以如此美丽,便不再占用河堤种菜养鸭。
“木樨村河闸施工非常有难度,因为河道底部都是松软的泥沙,根本固定不住泄洪闸,为此我们还要深入河道底层,挖到固定土层后,打深桩固定闸栏两边,才能建好河闸。”项目施工单位高淳建发集团水投公司总经理张剑说,“为打造湖岸景观,我们也特意打造亲水平台,建设了几座单体长度近2公里的廊桥,沿岸边往湖中心延伸10米左右,很多村民晚上都会来散步。”
据介绍,高淳区河湖治理涉及水阳江水系横溪河、砖墙河、茅城河等11条河流,惠及5个街镇,总投资6.3亿元,整治长度59.8公里。同时,在区内还因地制宜、精心打造湖滨广场、亲水慢行绿道、固城湖水慢城等主题水景,构建起连通石臼湖与固城湖的临水岸线绿廊。
“我们坚持把水体治理与岸线美化、环境塑造相结合。以不打破原有自然机理、河流水系、地势高差为原则,科学布局空间,在实现连通水系,全区河流网络密布的同时,也要确保居民生活污水不直接排入水系,保障水系不受污染。”周伟告诉记者。
在桠溪街道永兴小区旁,桠溪河河水清澈,两岸郁郁青青,街道还建设了健康步道,供附近居民散步、健身。然而在几年前,这里还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以前雨水、污水合用一根管道,黑臭的污水就直接排入桠溪河。”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到了雨天排水不畅的时候,污水还会漫上地面。”针对这一问题,高淳区通过铺设新管道、疏通老旧管道、新建雨水污水井等举措,实现了雨水、污水“各行其道”。
“治理水体要从源头上抓起,现在,污水必须通过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水体。”高淳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咏峰表示。近年来,高淳区因地制宜,本着“应接尽接”的原则,在桠溪街道264个自然村建设污水收集与治理设施,配套铺设污水管网628公里,并将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纳入常态化考核,确保污水设施建设好、运行好。
产业兴,生态美,打造特色乡村“慢”生活
木樨村螃蟹养殖户王大爷说,“对我们来讲,水多螃蟹容易跑,养殖风险就增加,现在修建闸口后,蟹塘水多时就开闸放水,一直保持稳定的水位,我们螃蟹产量很稳定,质量也好,相比往年多挣了不少钱。而且我居住在上游的木樨村,村内风景也变美了,每天晚上我都会去廊桥散散步,生活很惬意。”
记者走进位于固城湖畔的高淳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一块块养殖水塘呈“井”字形,整齐格状布局。“螃蟹养殖最重要就是水质,经过这些年的水系治理,整个水系水质都变得非常好,出产的螃蟹肥大、蟹黄多,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也打开了,固城湖大闸蟹品牌也立了起来。”产业园负责人刘春伢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固城湖螃蟹品牌已创成水产类“中国驰名商标”,建成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养殖面积已经连续18年超过20万亩,成为年产值超20亿、惠及10多万农民的“大产业”。今年固城湖大闸蟹再次喜迎丰收,高淳区螃蟹养殖面积达21.2万亩,放养了2亿只优质蟹种,总产量达1800万公斤。
水系连通、水质改善带动养殖业大发展,水美乡村的风景也带动旅游业走向国际化。
“慢”生活,是高淳的另一张名片。多年前,意大利国际慢城联盟组织相关负责人受邀到高淳参会,一来到这里便感受到高淳舒适、纯朴的生活状态,经过多轮对环境、配套、生态等多方面考核评价,授予高淳“国际慢城”称号。并将桠溪街道西北部建设成国际旅游度假区,总面积达80平方公里,每年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
位于度假区中心的桠溪镇石墙围村,围绕着太湖水系,整村打造水美乡村特色民宿,村民张富强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天赋,打造“田间御园”特色民宿。“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用闲置房屋经营民宿、农家乐,经常周末城里人一来度假,整个村里都住满客,跟我们一起吃一起住,下午时分在河里钓钓鱼、划划船,来这里的核心就是享受生活。”张富强说。
“慢主要是一种生活节奏,对应的是城市快节奏、高压力,追求的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我们在区内不设快餐区和大型超市,山好、水好、生活好,放慢生活节奏,这便是我们打造乡村优质慢生活的目的和方式。”桠溪国际慢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依托水系连通发展“慢”生活旅游,是高淳区走出的一条乡村振兴特色路。据统计,高淳区累计建成江苏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3个、南京市级美丽乡村321个、市级水美乡村3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