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台阶、狭窄的房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细节”在残障人士那里却成了“大障碍”。近年来,扬州市残联不断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针对残疾人特殊群体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从小处着手、细处着眼,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通过走访了解,制定一户一策的个性化改造方案,“量身定制”家庭无障碍设施,打通服务困难残疾人群体的“最后一米”。
精准服务
远程智能设备解决了“大问题”
在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中,扬州残联根据残疾人家庭不同需求,结合残疾人居住环境、住房状况等,广泛摸底调查,精心制定实施方案。
家住高邮的老钟,是二级精神病患者,加上年龄大身体也不好,日常生活起居主要靠丈夫照顾。为了方便照顾患病的老钟,她的丈夫在家附近打零工。考虑到一家人的实际需求,高邮市残联为他们实施“一户一方案”无障碍改造计划,安装了智能视频监控,并适配了定位器。
“有了这些设备,我在附近打工也能更放心了。”老钟的丈夫边说边演示了在手机上就能看到家中的场景。
据高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精神、智力残疾人走失案例屡屡发生,部分精神、智力残疾人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旦走失,找回难度很大。定位器可对精神、智力残疾人精准定位、实时监测、多方监管、动态监控,避免走失。该负责人表示,摄像头方便家人随时查看家中患者的情况。
贴心暖心
让残疾人生活更便利
日前,在三垛镇官垛村,坐着电动轮椅走进改造一新的厨房,村民老朱开始忙起了炒菜。“有了这个升降灶台,我现在可以自己在家做饭了。”他坐在轮椅上高兴地说,晚上七八点老婆忙完回家也能吃上一口热菜。
对于老朱来说,过去别说炒菜做饭,即使是简单地热一下饭菜都不容易。多年前因高空坠落而导致下肢瘫痪,行动不便主要依靠妻子在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家中主要靠低保补助、残疾人补贴等维持生计。今年,该家庭被列入“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计划。
“以前家中使用的是老式灶台,坐在轮椅上的自己够不着。”老朱回忆,为了照顾自己,妻子也不能去外面工作。
“你看这个升降灶台,可以根据家里人的身高进行调升降,这样一来我不但能够解决自己烧饭的问题,还能给家人也做上一口热饭菜。”老朱高兴地说。
在老朱家中,不少地方都能看到改造后的暖心细节。除了升降灶台外,无障碍水池、太阳能热水器以及标准化改造的坡道都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如今,有了无障碍设施的助力,老朱的妻子也安心走出家门,进入一家服装企业打起了零工,增加了一份家庭收入。
这些年来的贴心服务,也让当地的残疾人专委成为了老朱最熟悉的朋友。除了多次上门根据老朱的实际需求进行无障碍改造外,从几年前开始,当地残联就在市残联的指导下,从最合适残疾人操作的方面入手,积极组织了一系列适合居家就业的简单手工劳动项目。“根据残疾人自身的情况,将制作手工的原材料送到他们家中并指导其制作方法,再定期到他们家中收回做好的成品并支付加工费用。”该镇残疾人专委介绍,在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同时,努力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
“感谢残联的帮助,让我多少也能为家里分担一点了。”老朱感动地说。
一户一策
无障碍改造到了残疾人心坎儿上
方便的扶手、可升降的灶台……一个个人性化的无障碍生活设施陆续进入残障人士的家庭,让这些特殊群体的生活起居更加方便,改善了他们的居家生活环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的一项惠民项目。
据悉,近年来,在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中,扬州各级残联广泛摸底调查,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分别为残疾人家庭实施了门、窗、灶、电、厕等改造,安装马桶、防护窗、防护栏、坐便椅、扶手等设施,配置闪光开水壶、密码刀具箱、防走失腕表等辅助器材。
“在改造过程中,以残疾人实际需求为导向,广泛征求残疾人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一户一方案,分户规划,做到精准。”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改造过程中紧盯改造进度和施工质量,真正解决残疾人洗澡、如厕、做饭、出行等日常生活困难,实现了残疾人居家生活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