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深秋,青草凝珠,水汽渐寒,人们最先联想到俗语是:秋风起,蟹脚痒。在海安里下河水乡,湖荡边的孩子们兴奋愉悦地喊着:抓“爬海”去,抓“爬海”去……那天籁般的欢笑声里,蕴藏着当地人与蟹的不解之缘。
自海安西北行20多公里,有座闻名全国的青墩新石器遗址,这里风光旖旎,四时之景皆有不同;河道纵横交错,沟塘星罗棋布,水面资源极为丰富,自古以盛产螃蟹而著名,大闸蟹养殖面积6000亩。
在中国的饮食传统中,没有哪种食物能像螃蟹这样,庙堂与江湖一统,婉约与豪放兼容。在全世界6000多种螃蟹中,海安的青墩大闸蟹以壳青、脐白、爪金、毛黄为标准,被当做蟹中的佼佼者,在传统美食佳肴的食谱上远近闻名。
俗话说:“九月的金蟹黄,十月银蟹膏。”意思是说农历九月的时候要吃雌蟹,因为这时的蟹黄满肉厚;到了十月要吃雄蟹,这时的雄蟹膏足肉坚。吃的时间对了,才能品尝到那丰腴香满的滋味。
小时候,特别喜欢去姨妈家,因为姨哥是捉蟹摸鱼的好手,跟着他总能吃到各种河鲜,可螃蟹虽肥美,捉起来却并不容易。每次拎着木桶,跟着姨哥在屋旁的河道里,掀开“跳码”旁边的石头,就会看见螃蟹“飕飕”地逃窜,可哪里逃得过姨哥的手掌,掀完石头,再掏洞,很快木桶里就装满大大小小的螃蟹了。
千百年间,大闸蟹曾经幻化出无穷滋味,历经千年而不衰,再复杂的食材都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来处理,清蒸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是中国人的烹饪习惯。
清蒸,是对大闸蟹最大的尊重。冷水和大闸蟹一起下锅,水开后蒸15分钟,不需要任何调料;如果是怕腥,可以在水里或者蟹壳上,放几片生姜和紫苏。蒸好的蟹,红里透着黄,在刚刚散去的蒸汽中泛着光。稍稍放凉,一手抓住温热的蟹体,一手把住蟹脐,“咔嚓”一声掰开,油滋滋又闪闪发亮的蟹黄,充盈在你的掌中;如果是公蟹,就是雪白如羊脂玉的蟹膏。
不要犹豫,张开大嘴,“咔嚓”一下咬一口,放下万千纷扰,慢悠悠、坦荡荡地吃下整盘螃蟹,才是迎接深秋的至真仪式。管他是衣冠楚楚,还是珠光宝气,在喷香的大闸蟹面前,众生平等。千万别忘了蘸着姜醋一起吃,开胃又解腻。如若温上一壶黄酒,那就是绝配。
个头小的大闸蟹,可以直接对半切开,裹上面糊下锅,就是面拖蟹。肉和膏都融在滋味里,配上年糕、毛豆,那味道绝了。
浓缩蟹香的极致,就是蟹黄酱了。将新鲜的大闸蟹剖开,取出完整的蟹黄蟹膏,剔出蟹肉;加上猪肥膘末,以姜、葱爆香,再用黄酒文火焖透,最后淋上猪油,一份“蟹黄酱”就做好了。舀上一勺,浓缩的鲜香四散而出,芬芳馥郁;拌上热气腾腾的新米饭或者一碗面条,打嘴都不丢。
大闸蟹的香味,让远在外乡的游子,多了一份归家的思绪。人间滋味,尘世烟火,家的记忆被写在蟹笼撒下的瞬间。深秋湖水微凉的岸边,一只大闸蟹就是一场盛宴,它们横行霸道的样子,好像时刻准备占领你的餐桌,爬进你的锅里,滋养你的心灵……
(来源:海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