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情长 硕果累累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美术书法民间工艺作品展开幕

2022年01月13日 19:55:4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1月13日,“风华正茂”——2021年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美术书法民间工艺作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近150幅作品,其中学徒佳作120余件,以丹青翰墨、民间工艺描绘时代风貌,展现出江苏青年艺术家传承名师衣钵,不断探索创新的文艺新气象。

  如火如荼的生活图景、风景秀美的山川河流,展现出新时代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美术类的油画、国画,书法类的真草隶篆,民间文艺类的蓝印花布、刺绣、云锦、漆器等,各类艺术样式丰富多样……作为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的成果展,记者关注到,展览内所有作品都以“师徒结对”的形式予以展出,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每一组师徒结对的成果。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介绍:“这张《对话安格尔》,通过中国艺术自己的‘语言’去翻译西方油画,我希望一是能与世界的大师平行对话,二是让中国画走向世界。我的学生韩非的几张画来自于工笔花鸟,也区别于传统的宋代工笔画,是用传统语言加上当代绘画的构成和当代绘画的色调来形成他的风格,因此他的作品不仅是传统的,而且是当下的。”

  高云、韩非师徒合影

  不同于院校内的基础训练和理论教学,“名师带徒”计划更重视艺术实践和成效成果,它的特点是“高处再攀高”。据了解,结对三年来,有4位高徒荣获国家级重要奖项,27人次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省政府“文华奖”、“省文艺大奖”,3人入选紫金文化英才,24人入选紫金文化优青,取得了明显成效。

  青年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也是文艺事业繁荣的中坚力量。回望这三年,高云说,希望不仅仅着眼于当下的成就,也着眼于青年艺术家们长远的发展:“希望通过计划能最终推出作品、推出人才。我心目中一份好的绘画作品,要具备‘三精’的品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同时也要达到‘三好’的效果--让专家叫好,让大众叫好,让后人叫好。”

  作为“名师带徒”计划学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韩非感触颇深,他的切身体会是师徒经常为了艺术创作,相互研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期间,不仅仅是艺术技艺的传承,更多是艺德的传承。韩非说,未来向师傅自律、追求极致品质的学习以及这段师徒情谊,会一直延续下去:“三年里我向老师不断地求学求教,包括从艺、做人各方面素养的积累,让我在艺术上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我觉得‘名师带徒’计划其实就像以往的拜师一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师徒之间的情谊才刚刚开始,未来师徒情还会继续,我个人的创作也会继续下去。”

  据了解,“名师带徒”计划自2019年启动以来,青年艺术家们先后参加了“一带一路”“长江行”系列采风活动、 “新歌墨韵颂中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当代名家书法邀请展、 “小康颂”第三届江苏美术奖作品展、“百年江苏”大型美术精品创作工程、红色墨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苏书法名家主题作品邀请展等,为时代留下深刻的精神印记,为人民奉献了一批精品佳作。面对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名师高徒携手参加“逆行者之歌”慰问援鄂医务者文艺演出、同心战疫——江苏省抗疫主题美术书法精品展和致敬白衣勇士书画捐赠活动,留下抗疫战线上令人难忘的师徒身影。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旭东表示,未来,希望广大青年艺术工作者能够继续守正道、走大道,自觉担当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积极汲取江苏丰厚的文化营养,响应时代召唤,弘扬传统、开拓创新,努力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崇高的志向争取创造新业绩新成就,为构筑江苏文化艺术新高峰贡献青春的力量。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李秋雨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