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常州钟楼:与数字共舞 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2年02月13日 20:11:0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责无旁贷地走在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前列,省委书记吴政隆多次提出,“要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投身新的浪潮,江苏各地都是怎么做的呢?新春走基层,记者走进常州钟楼区,一起感受那里与数字共舞的新潮流。

  虎年开春不久,记者来到了位于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的这家数字科技企业。走进企业大门,记者立马被这个颇具工业现代感的试验台所吸引,十几台机械臂配合着光学设备正来回运转。常州微亿制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江苏智云天工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志琦告诉记者,针对被检测物体,基于算法会在各个方向判断,外观上哪里有缺陷、哪里有问题。

  外观质量检测,这正是这些“三头六臂”大家伙的用武之处。传统的质量检测往往要占用3C产品工厂中近四分之一的工人,是最耗费人力的一个环节。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渐成熟,这个行业的智能化迭代有了丰沃的土壤,微亿研发的人工智能质检机器人也便由此应运而生,不仅让机器人实现远超人工的识别精度,而且通过弹性算法,更能量身定制机器人的种类、数量等,满足企业的个性化质检需求。

  张志琦介绍,这就像模拟人的大脑,给予它们一系列图片训练之后,一旦有新的缺陷产生,它就会自动去判断,这类的算法应该是处于世界级的水平。

  这样的数字变革到底能为制造企业带来怎样的效益呢?记者随后又驱车来到了一家3C配件制造企业。令记者诧异的是,本应是旺季忙碌的生产时节,检测车间却稍显冷清,取而代之的是几十台黑色大型机器嗡嗡作响的运行声。

  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郑飞告诉记者,在没有使用外观检测设备之前,这里全是产检线,楼上加楼下一共需要1500个产检作业员;用了这套设备之后,人员从1500人缩减到只要400多人。而且,人工检测每件是需要120秒,机器检测每件只要4秒钟。

  人力成本的节省是“智改数转”带来的最直观变化,此外,这类机器人还能通过质检大数据的集合、计算,倒推出原材料、生产工艺的最优方案,极大提升了传统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竞争力。

  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邬均文告诉记者,品质更加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自然就越来越强了。公司还会加大AI人工智能检测设备的投入。

  被赋能的制造企业焕发着新的生机,而掀起这场变革的微亿智造更是借着这股东风大步流星向前跑。从2019年的5000万元,到2020年的1个亿,再到去年的2.1个亿 ,每年翻番的营收增长印证着这个行业的无限潜力。如今 ,微亿还跟智云天工一起研发出了“超级虚拟工厂”,实现了更为高效的资源配置,空闲产能的智能化调配。仅半年多来,便接到了中小企业派发的千余张订单,产能消化所产生的效益达到15亿元。在企业技术人员看来,这种变革性的研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未来将比想象的还要精彩!

  如果说,微亿的成长是一种顺势而为。那么对于企业所在的开发区来说,大力培育这样的数字型企业,正是制造业集聚区未雨绸缪、危中寻机的坚定探索。

  钟楼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旭介绍,钟楼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面临着资源、载体等一些瓶颈。像微亿这样小微型的创新型的数字经济企业,从企业发展初期给予的服务和支持,到场景的迁移,到合作伙伴的引荐,进一步加快了产业数字化的集聚和转型。

  数字赋能、大势所趋。今年1月,国家正式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从八个方面绘就了时间表、路线图。江苏全省上下也坚定不移地投身到数字化浪潮当中,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生态优化”等在内的六大行动全面推进。作为工业明星城市,常州产业基础好、门类全、韧性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列全省第一,深厚的制造业基因,让常州近年来在“智能智造”“数字经济”等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行走在钟楼区,一批研发机构加速入驻、重大项目不断投产,处处涌动的“智改数转”热潮正是常州及全省其他各地在数字经济领域奋勇向前的真实写照,以数字经济为笔触绘就的未来画卷令人充满期待。

  钟楼区委常委、副区长孙益锋告诉记者,2021年钟楼区数字经济规模大概在150亿元,今年的目标是200亿元,实现增长30%以上。钟楼区将依托政府打造的工业云、健康云和政务云来撬动数据服务和数字化市场,让数字经济结出更多的发展硕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卜宇 李折 李俊彦 张正 杨国 汤琤 谢博涵 常州中心站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