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变留鸟隆冬已孵蛋 铁塔上的“空中家庭”即将迎来小宝宝

2022年02月15日 14:15:1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东方白鹳也称中华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鸟界“国宝”,全国数量只有7000多只。每年冬季东方白鹳会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初春后开始产蛋,繁育后代后“举家北迁”。连日来,有观测者持续跟踪观察发现,在江苏多地发现它们优雅的身影,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东方白鹳聚集最多的扬州高邮境内,有的已从候鸟变成了留鸟,甚至有的在隆冬时节已开始孵蛋,较往年提前了两个多月。

   江苏靖江马洲岛成了东方白鹳新的打卡地

  近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监测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出现在江苏泰州靖江马洲岛,也是该地区今年以来首次观测记录到这一鸟界“国宝”。监控视频显示,4只东方白鹳在湿地休憩觅食,美丽而优雅。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靖江马洲岛观测研究站负责人曹铭昌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他们发现东方白鹳,确实是新年的意外惊喜。“我们在马洲岛持续监测了近一年时间,已经发现了2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这是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物种。”曹铭昌说。

  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观测人员分析,马洲岛湿地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据专家介绍,东方白鹳每年3月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

  候鸟变留鸟 隆冬已孵蛋

  铁塔上的“空中家庭”即将迎来小宝宝

  据扬州高邮市鹳驿站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队队员持续观测发现,位于界首镇大昌村的一处输电铁塔上,有一对东方白鹳夫妇成了当地的“常住居民”。

   

(位于高邮市界首镇境内一处东方白鹳的“空中客厅”日常)

  王炜是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班员工,也是鹳驿站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队成员之一。据王炜介绍,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高邮已成了东方白鹳每年“越冬”的常驻地。目前,高邮境内现存的东方白鹳鸟巢数量有48处之多,数量已超过200只。

  今年1月19日,王炜和同事在工作中惊喜地发现,高邮市界首镇大昌村的一处输电铁塔上,有一对东方白鹳夫妻已经产下一枚蛋。1月26日起,这对白鹳夫妻开始轮流孵蛋。与往年相比,东方白鹳产卵孵蛋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两个多月。专家分析,这是因为里下河地区今年冬季偏暖,河湖基本没有结冰封冻,为东方白鹳持续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所致。

  据王炜介绍,工作之余,在不影响东方白鹳的日常生活的前提下,联合江苏广电总台等媒体在东方白鹳筑巢的输变电铁塔上架设了监控探头,常态化检测这些“国宝”的起居,并通过慢直播的形式,邀请网友线上“观鸟”。

  王炜说,“其实,我们已经做了若干年的东方白鹳观测工作,今年开始,我们想做一整套的东方白鹳的观察从筑巢、产蛋、孵化到成鸟的放飞,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观察进行研究,更好地达到护线又护鸟的目的。”

  数据显示,仅江苏广电总台旗下视频号《这荔是扬州》每天都有十五万以上的鸟类爱好者在线“云围观”这对“夫妻”高空孵化的全流程。东方白鹳的孵蛋期大约31-34天,专家初步预测,大昌村的这处东方白鹳孵蛋3-4枚,预计本月中下旬,“网红”的空中“家庭”将有3到4只小白鹳问世。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余乐  通讯员/顾舒 曾菲  编辑/徐金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