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面红底金字的锦旗,几近铺满一整面墙。“人民警察为人民 追赃挽损暖人心”“破案神速解民忧 失而复得暖人心”……字里行间饱含着受害群众的感谢和赞扬,让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公安分局案件侦办队的民警们,在新一年收获满满的感动。
今天,记者从扬州警方获悉,近日,扬州市公安局生态科技新城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严万安收到来自湖北的一封信,信封上写着“严叔叔亲启”,寄信人是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受害人小秋(化名,10岁)。“尊敬的警官严叔叔:您好,首先请接受我最崇高的敬礼和最真挚的谢意!您德才兼备,破案神速,因此人民警察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更加高大……”这是严万安从警以来第一次收到来自小学生的感谢信,内心十分感动。
这天,小秋在家使用平板电脑登录QQ查看老师布置的作业,发现通讯录里多了个陌生的群,群主正在发布充值200返现1888的活动信息,小秋便以购物为由借用妈妈的手机登录QQ,并要到了微信支付密码。她通过群管理员发的微信收款二维码转账200元后,加了对方一个返利活动客服的QQ号单线联系,然后QQ群就解散了。小秋想要回200元,客服称想要返利金就要“虚拟代码”,所谓“虚拟代码”就是付款金额。在对方口口声声说“放心输入、不会扣款”的“保证”下,小秋根据对方发送的“虚拟代码”1100和微信收款码,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1100元,支付完成后,客服又谎称因操作太慢导致虚拟代码过期,微信任务无法完成,让小秋使用绑定银行卡的支付宝继续参加活动,活动完成后返还。
信以为真的小秋又登录了妈妈的支付宝,因不知道支付密码还根据客服提示修改了新密码,然后根据客服发送的新“虚拟代码”16900,又扫码支付了16900元。支付完成后小秋追问客服什么时候退钱,客服谎称还需要完成一个花呗代付的任务才能退钱。因小秋短时间内操作未成功,客服谎称当天时间截至明天再完成,还让小秋把聊天记录删除,下次再联系。小秋妈妈拿回手机后发现微信账户的钱不见了,向小秋详细了解了事情经过,再联系QQ客服,对方却一直失联,察觉到孩子遭遇网络诈骗后,立刻报警求助。
事实上,小秋是系列电诈案件的受害人之一。前期,生态科技新城公安分局杭集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小吉报案称:有人盗用同学刘某的QQ,以朋友看病急需用钱为由,骗取微信转账2600元,后小吉电话与该同学联系,发现被骗。接警后,生态科技新城公安分局立即成立工作专班,根据现行案件深挖线索。通过研判分析资金去向,办案民警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黄某,令办案民警感觉异常的是,当天同一时间段,黄某的微信账户共接受全国各地将近20人扫码转账,金额达到10万余元。
民警立即远赴广东珠海开展抓捕行动,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黄某。经查,实施通讯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的特点,通过直播平台、QQ、微信等平台,发布充值返利、送游戏皮肤和道具、免费领手机等虚假活动信息,诱导受害人扫码转账。犯罪嫌疑人黄某经朋友刘某介绍,在明知接收、转移的资金是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提供自己的微信、支付宝收款码,帮助转移资金。民警通过嫌疑人供述及相关线索,经审查发现,这是一个有组织的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犯罪团伙。 民警顺藤摸瓜、抽丝剥茧,历时4个多月,成功打掉这个以犯罪嫌疑人魏某某为首的7人犯罪团伙,串案核实全国20个省市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共42起,被骗的受害人多达35人,最小的10岁,最大的18岁,涉案金额共计58万余元。
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但受害人的钱款还未追回,生态科技新城公安分局立足践行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理念,在后期追赃挽损工作中继续发力,不追回被骗钱款绝不收兵。办案民警坚持不懈,加强与检察院、法院的对接,多次与嫌疑人的家属、律师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努力,涉案的58万余元赃款悉数退还。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依法判决。
今年以来,生态科技新城公安分局案件侦办队已陆续收到群众亲手送来或因交通不便寄来的11面锦旗和2封感谢信,破获一起案件获赠这么多锦旗和感谢信,对于专班的民警们来说,这还是第一次。破案必追赃,追赃必返还。这面锦旗墙和暖心感谢信,让办案民警在感动之余收获了比破案更大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来源:《零距离》记者/冯珂 通讯员/花艳君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