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既要重“硬件”也要重“软件”

2022年02月25日 12:18:59 |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者:钟星星(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202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乡村建设被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建设全面提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21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预计超过70%,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负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97.6%,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通村组路、农村供水、乡村物流持续改善。但我国乡村建设的基础弱、起点低、短板多、进展慢,仍然是制约乡村发展的突出瓶颈,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足城镇居民的40%,人均消费仅为城镇居民的52.5%,农村人口下降到5亿以下。

  破解乡村发展困境,关键在于提升乡村建设的质量。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水、电、路、气、房等硬件建设,给农村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给农村发展创造更好的软件环境。

  乡村建设要兼顾“硬件”与“软件”,这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众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重视推进乡村综合建设——如德国“村庄更新计划”、韩国“新村运动”、日本“造村运动”、英国“英格兰乡村发展计划”等,其共同之处就是既注重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又注重公共服务、文化环境等软件发展。

  在战略上,注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乡村建设要统筹发展战略,上接天气、下接地气。既要自上而下,顺应发展规律,合理确定村庄布局,不超越发展阶段盲目建设,明确建设时序,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又要自下而上,立足乡村现有基础,因村制宜、因需制宜,注意避免在“空心村”的无效投入,不搞大拆大建,防止“千村一面”,更要防范村级债务风险。

  在目标上,注重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结合。农村要强美富,不仅要强物质,还要强精神;不仅要美环境,还要美心灵;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要在加强物质条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体育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发展乡村优秀文化,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足。

  在动力上,注重政府主导和农民主动的结合。“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也是农民为自己而建。一方面,政府要从“主引擎”变为“推进器”,服务而不包办、站位而不越位,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培养锻炼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另一方面,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主动性,通过政策引领、环境育人、教育赋能、文化铸魂等手段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破解“政府干农民看”等难题。

  在内容上,注重“硬中有软”和“软中有硬”的结合。乡村建设建的是民利,重的是民心。硬件建设也好,软件建设也好,都要实现农民利益,解决实际问题。在硬件建设上要注重农民的“软”需求。杜绝乡村建设和民需民情“两张皮”现象,要既促进生产又方便生活,既满足数量又提高质量。同时也要为软件发展提供更好的“硬”支撑。决心要硬,坚定不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措施要硬,把解决乡村公共服务痛点难点问题落脚到具体工作上,推进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落实要硬,责任要实、机制要全、执行要强,推动好的制度措施切实落地。

  在特色上,注重现代生活和传统风貌的结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村是很多人的家园故里与精神港湾。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内在功能,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农村更具现代化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要守住乡土的根脉,注重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守住中华农耕文化的根脉。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创新发展绿色农业、乡村文旅等产业,塑造农业农村新风貌。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5日 11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