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走街串巷 用镜头为古城存档

2022年02月28日 09:18:55 |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愿生寺 2006年2月


2018年6月


皮市街 2006年


武三胜

  40年前,扬州成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古城享誉中外。北京的胡同,扬州的巷。作为“古城之躯”,扬州的古街巷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底蕴深厚、韵味十足。在扬州,很多摄影爱好者将古街巷当作“模特”,拍下了一张张精美绝伦的图片。近日,一则《扬州古巷》的帖子走红网络,备受市民转发点赞。作者是家住广陵区汶河街道石塔社区的古稀老人武三胜,虽然身患小儿麻痹症和脑梗,但2006年至今,他一直在寻访扬州现存的300多条古街巷,用脚步丈量“古城之躯”,用镜头为古街巷“存档”。


教场浴室 2006年7月

  今年70岁的武三胜长相酷似武侠剧里的老顽童“周伯通”,白发苍苍,留着长长的白胡须,脸上始终挂着慈祥的笑容。


永宁宫 2009年11月

  “我的祖籍山东寿光,14岁跟随父亲来到扬州,当时就被扬州的巷子深深吸引。”武老回忆说,2006年,病退之后的他便拿起了相机,走街串巷,逐一拍下扬州的每一个巷子,截至目前,他已经用镜头记录了扬州主城区300多条古巷,“扬州现存古街巷300多条,我基本都拍了,系统性制作成集锦的有16条左右”。


2018年6月

  “引市街是过去盐商倒卖盐引的地方;砂锅井是以其中的一口酷似砂锅的井命名;刘备井也叫牛背井,巷子里有一口姓刘家的备用井……”谈及扬州的古巷,武老滔滔不绝,一口能报出上百个古巷的名字和来历。

  拍摄古巷,武老是如何做功课的?武老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黑白色的“扬州地图”,给他拍摄扬州古巷指明了方向。武老还曾仔细研究过《扬州画舫录》,通过实地走访,再和书里记载的古巷作对比,他欣喜地发现,清代至今,扬州有80%的古巷被保留了下来。


2022年2月

  “我还有一个习惯,一边拍摄,一边寻访当地的原住民。”武老说,每一条古街巷都“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一次次走访,走进原住民家中,一边听、一边记,不仅能够证实书中的记载,还能挖掘出新的“小巷故事”,与大家分享品味。


湾子街 2010年7月

  “扬州古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巷城,这些大街小巷长长短短、弯弯曲曲、首尾相连,组成一个扑朔迷离的迷宫,并且各有各的故事和不同的迷人之处。”武老坦言,扬州古巷里散发着古韵古香的青石板路,布满青苔的马头墙,给人一种悠闲古老的静,一种沁人心脾的雅。值得一提的是,武老出门拍摄扬州古巷全靠腿,用脚步丈量扬州的“巷文化”。


2011年8月

  谈及今后的计划,武老坚定地说,虽然扬州现存的300多条古街巷基本都已拍完,但还没有系统性完善,只要他身体无恙,还会继续拍下去,“我的晚年与古街巷相伴,好不乐哉!”

(来源:扬州晚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