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好不好,大自然的小生灵们最有发言权。这些天,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们在无锡江阴桃花港长江湿地保护区发现了“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这是江阴首次发现该物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工程师杨仕雄:“震旦鸦雀是我们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它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它的黄色的嘴是比较短,比较粗的。它所吃的昆虫在芦苇丛中才有分布,江阴长江沿岸的芦苇生境还是足以让震旦鸦雀生存繁衍的,表明近年来开展的湿地保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生态环境的好转,让越来越多的物种选择在江苏安家。全省生物多样性普查物种数已由此前的4588种,增加到6046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有165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处处长朱德明介绍:“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生态系统,第二个是物种,第三个是遗传,所以首先要让生态系统稳定,这个是最重要的。江苏这几年自然保护区范围,不光是没有下降还是上升的,这是非常难得的。”
江苏生态环境系统将2021年定为“源头治理年”,在治理方式上更加注重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志鹏说:“要解决江苏的污染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根子上,源头上,光靠管控还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我们要重视源头治理,系统防治,全面推进结构调整以及工业源、移动源、城乡面源污染治理等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去年完成治气重点工程1万余项。”
过去一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江苏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再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PM2.5首次以省为单位达到二级标准;国考断面水质优于三类的比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太湖湖体总磷总氮浓度均大幅下降。
随着近些年区域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污染减排的空间进一步收窄,下一步,江苏如何继续挖掘潜力,实现环境的持续好转?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说:“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一定要自觉把双碳纳入未来全省整体发展的战略之中,以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空气质量、水环境还有土壤问题,跟绿色发展、双碳是紧密关联的,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来看它们内在的关联性。江苏要稳妥处理好绿色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在全国双碳工作中走在前列。”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查多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