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晚
CCTV2《经济半小时》聚焦苏州
点赞“专精特新”企业的“独门绝技”
微米切割大能量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
苏州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门研发生产激光切割设备的企业
其产品可以切割到微米量级
比头发丝还要细
能够满足客户个性化、精细化的高要求
越是高精尖的元器件,越是需要激光加工。一部智能手机,70%的零部件都需要用到激光加工,比如手机摄像头里边的滤光片。
德龙激光的工程师们
用了将近一年时间
研制出了一款专门用来
加工滤光片的激光切割设备
其精度如何呢?在水平方向,可以达到正负一个微米,纵向则达到正负三个微米以内,能把多种产品的微裂纹都控制在30微米以内。
德龙激光公司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袁功书介绍,开发激光之后,成本降低到了五分之一。过去一个技术人员只能盯着一台刀轮,而激光切割器可以实现自动进片、对位、识别、加工,一个人可以轻松看管5到10台激光切割机。成本低、效率高,很快,国内的滤光片加工企业,纷纷对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
此外,德龙激光还率先在国内研制出了LED芯片激光切割设备,并且不断进行迭代升级。该设备打破了国外垄断,因为其成本低、本地化服务更周到的优势,在市场上很快得到了认可。
2021年8月,德龙激光被列入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在应用激光技术赋能现代制造的道路上,这家企业未来的道路仍将充满挑战和机遇。
金刚钻揽得下“瓷器活儿”
同样是在苏州工业园区
还隐藏着一家生产钻头的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苏州新锐合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这家专注于钻头研发、制造的企业
又有什么绝活呢?
以往,矿用钻头大都采用的是非密封结构,在作业时受高温和岩渣的影响,打到700、800米(铜矿),钻头轴承就无法继续进行作业了。
想要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就必须有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新锐合金设计团队从材料到机构进行了全方位的研发,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尝试,最终发现,将钻头改为密封结构之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开始,新锐合金的钻头从非密封变成半密封结构之后,产品的寿命就提高了50%,随后,研发人员开始不停在各大煤矿、铁矿等进行实地测试验证,不断改进产品的性能——半密封、全密封、蝶形密封、浮动密封、金属密封,最终,新锐合金通过五代迭新来不断提高整个轴承的寿命。
2009年,新锐合金的10只钻头,第一次出海到“铜矿王国”智利就获得了认可,在南美的矿用钻头行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2018年,在号称全世界岩层最硬的南非“死神”铁矿,8家世界顶级矿用钻头企业参与招标,新锐合金以第二名成绩入围,打出了中国钻头的实力。
2020年,在巴西的淡水河谷铁矿,新锐的钻头打出了12814米的总深度,创造了矿用钻头在这个矿上的作业新纪录。
2021年,在澳洲中信泰富铁矿上,新锐的钻头打出了208米的总深度,超过了此前国际知名钻头品牌创造的197米的纪录。
2021年新锐股份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
如今,新锐的矿用钻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在秘鲁市场占有率达到36%,在澳大利亚占比25%,成为了必和必拓(BHP)、力拓集团(Rio Tinto)等国际矿业巨头的直接供应商。十几年来,公司已经有四十多项发明专利,一百多项应用型专利。
一个个“小巨人”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离不开苏州这片创新的热土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成效显著,获评企业数量增长明显。目前,已经培育出有10家国家级、66家省级、6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而对于更多拥有潜力的企业,也展开了有针对性地组织、引导、帮扶,分门别类制定梯度培育计划,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专精特新”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经发委主任王学军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人都是店小二,人人都是服务员。未来三年,计划培养400家专精特新企业,通过这些专精特新企业的培养,为国家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能够贡献更多的力量。”
(素材来源: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看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