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共促消费公平 提振消费信心 聚力打造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22年03月15日 16:22:3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3月15日是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全体消费者的共同节日。为回应消费者实现消费公平的呼声,促进生产、消费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近年来,江苏淮安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行动,持续净化消费环境,凝聚合力协同推进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努力构建新时代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实施放心消费行动  打击违法行为

  一大早,记者跟随淮安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人员的脚步,深入洪泽区多个蔬菜、水果种植基地,看到检测中心人员在田头收集芹菜、红辣椒、青菜、草莓、小西红柿等蔬菜和水果的样本。种植大户们表示,自从有了检测中心的定期检查和督导,他们对农产品质量管理更有针对性、更高效了。“专家指导我们用太阳灯杀虫,帮助我们减少了农药的用药次数,这样的有机绿色的农产品,消费者才能吃得放心。”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镇京平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谷京平说。

  为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3.15前夕,淮安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抽调骨干力量深入田间地头,收集蔬菜、水果样品,将这些样本带回淮安市农产品监督检测中心后,经过严格的制样环节,而后再送交到专业的技术设备上检测,按照科学方法统计计算后得出结论。对于农药、化肥残留物超标的农产品,该中心将要求种植户及时进行处理,不让其流入市场。    “今天我们配合省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一季度蔬菜类型监测,目的就是对时间蔬菜进行常规农药和经营农药的检测,如在检查中发现问题,我们将及时跟执法部门联系,对发现问题的主体进行开展监督抽查并进行下一步处置,确保老百姓能够吃上放心的安全的蔬菜。”淮安市洪泽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边晋说。

  出真招,见成效。除了在农产品源头上,做好监管措施,在商品流通领域,各地各部门也纷纷亮剑,共同净化消费环境。为有效净化卷烟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近日,市烟草专卖局对2021年该局查获的375万支假烟进行了集中销毁。

  集中销毁行动中,随着一个巨大的垃圾抓斗缓缓下落,抓起一把假私卷烟,慢慢移动至焚烧炉。经过半个多小时,处理车间内堆积的假私卷烟顷刻间化为齑粉。

  据介绍,自去年以来,市烟草专卖局共查获各类涉烟违法案件4294起,查扣违法卷烟4175万支,案值3676万元,拘留10人、逮捕2人、判刑17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文明执法,全力维护规范有序、诚信公平的卷烟市场秩序。在此呼吁广大群众,要积极参与卷烟打假,发现相关违法线索,及时拨打12313或12345举报电话,共同营造良好的卷烟市场消费环境。”淮安市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处处长杨树桥说。

  人人都是消费者,每一项消费活动都事关消费环境。近年来,淮安各地各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加强对侵害消费者的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极大地震慑了制假售假犯罪活动,维护了消费者利益,营造了良好的消费市场秩序。

  深化放心消费创建 净化消费环境

  “功能性的护肤品里面是不允许有‘甲硝唑’这一药物的,人体经常使用‘甲硝唑’会产生抗药性。我们这个仪器就是用来检测化妆品中重金属汞和一些违禁药品的。”近日,在淮安市场监管“逢十”专项执法行动中,广大网友通过直播直击检查过程。“我经常观看这档直播,感觉自己全程参与了执法现场,不仅看到了自己经常去的餐厅后厨的卫生情况,也看到了各项消费品的检测结果,公开透明的专项行动给了我们消费者安心消费的信心。”网友萧芹说。

  据悉,此次行动经过检查发现整体情况良好,经营户经营资质齐全,索票索证制度落实较好,进口商品报关手续完整,部分经营户存在进货台账登记信息不完整(缺少供货商名称地址、生产日期)等问题。经过现场快检,抽检的化妆品中未检测到重金属汞和甲硝唑成份。对于检查中发现的细节问题,执法人员要求经营户进一步加强管理,及时将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据了解,每月10日、20日和30日,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就会联络地方主流媒体,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与,重点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开展淮安“逢十”专项执法行动。“逢十”专项执法行动在聚焦食品安全主线的基础上,向药械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延伸扩展,坚持行政执法与普法相结合,依法分类处置存在问题,指导存在问题整改提升,目前已累计开展107期,吸引1200余万人次关注点赞。

  天天都是“3.15”是百姓的心声,淮安市各个职能部门顺应百姓需求将各项执法活动延伸到了全年热点消费的时间段。在“五一”“十一”“双十一”等热门消费节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保障良好的购物体验,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创新多元共治监管模式 促进消费保护升级

  近年来,网络购物、线上订餐、跨境电商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其中短视频行业发展速度之迅猛、用户规模扩张之猛烈,令人惊叹。因其门槛低、收入高,带货主播成了许多人的新选择,同时,直播电商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等问题也日益增多。

  当内容生产遭遇恶意低俗、当行业发展碰到野蛮生长,主管部门的监管就需要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年以来,淮安市创新监管方式,针对网络直播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消费维权问题,探索构建“政府+平台+职业群体+社会监督+媒体”网络电商五元共治监管模式。

  “我们通过统筹信用与‘双随机’监管。利用‘江苏省网络交易监测管理系统’对直播带货网红进行排查,摸清底数。抓住平台和账号两个关键环节,合理分配监管资源,科学运用信用分类结果,进一步提高了监督检查的靶向性、精准性。另外,我们积极加强政企合作,建立、健全平台规则与奖惩制度,及时有效处置违法、不良信息。对违规主播,由平台依据公司规定给予从教育警示、经济处罚、停播到封号的处罚。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聘请行风联络员制度,进一步加大直播违规信息发现力度。”淮安市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管处处长汤景峰介绍说。

  据了解,今年,淮安市市场监管局还联合当地网信办、公安局、税务局、商务局、文旅局、海关、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发起成立了“淮安直播电商自治联盟”,邀请了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负责人及28名淮安网络达人签署了《淮安直播电商行业人员自律承诺书》,致力于打造一批直播电商示范基地,进一步督促行业自律,提升行业形象。“我创作的短视频主要以乡村的家庭趣事为主,经常获得几十万的点击率,对于走红,我感到有点突然,大家的喜爱也坚定了我做好网络直播的决心。我将积极参与‘淮安直播电商自治联盟’中,为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直播市场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网红博主“HA金成武”说。

  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快速增长的基本要求,也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普遍期待。当前,人人都可直播的网络环境,给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政府、平台、职业群体、消费者、媒介各司其职,政府实施有效治理,平台、职业群体做好行业自律,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消费者进行社会监督,形成多元共治,才能共同推动淮安网络市场健康发展。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骆文婕  蒋雪 戴露露 方祥军 葛爽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