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4月7日-10日,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共同主办,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的第三十三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网上进行。
在中学组工程类云评审的现场,学生们首先三分钟的作品介绍,接下来是五分钟的专家问辩。每个评审组三名评委组成,都是专家库里抽取的。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副主任李莹介绍说:“评审的房间是进行全程监控录像的,学生在远端,我们也要求全程答辩过程的录像,所有评委人员的产生,也是通过在评委专家组随机抽取的,来确定他们的组合,我们本次评审有33名评委组成,11个评审小组,来进行为期4天的终极答辩。”
经前期审查、初评程序后,来自全省13个设区市520项作品入围终评活动,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421项、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99项。本届大赛小学组学科分为5类,分别是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技术和行为与社会科学。
中学组学科分为8类,分别是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行为和社会科学,工程学项目数量占比最大。辅导员组分为科教制作和科教方案两类。评审专家组通过网络连线,与选手进行问辩交流,重点关注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创新素养和科研过程,评审既要考虑参赛项目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更要加强对真实性的考察。今年大赛新设立了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审查委员会,将学术诚信审查贯穿大赛始终。
大赛评委 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骏告诉记者:“和防疫相关,消毒包括防疫,环境这方面的课题比较多,也是说明我们的学生更加关注到我们的社会,关注到生活,关注到我们的健康。”
大赛评委 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殷国栋介绍说:“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另外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过程,学生从问题导向,发现问题,把他高中初中学到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如果能解决,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一个高中生来说,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是一个成功的喜悦。”
此次终评活动,主办方在网站及手机端开设创新大赛网上展厅,通过“参赛项目展示”、“票选十佳”、“科学家精神宣讲”等栏目,让我省青少年足不出户,体验形式多样的云上科技盛宴。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省级赛事,至此已成功举办32届,吸引超过700万人次青少年参加,已成为江苏省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泛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之一。大赛同时也是一次全省科技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的交流盛会。它以“赛”的形式汇聚了科学教育的新理念,汇聚了全省一线科技活动辅导员的成功经验。江苏省将努力把创新大赛打造成广大青少年科技爱好者们的学术交流“嘉年华”,肩负起发现和培养具有科学潜质、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光荣使命。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史哲铭 通讯员/黄奕涛 编辑/李时)